边的情况刚有点起色,可郭子仪这么一场大败,必将会影响到他们这边的。
张良原本是没有来到前线的,然而,北方大战全面展开之后,赵光义,现在应该叫李光义了,主动上奏要劝降赵德芳。
故而,张良、张仪二人才一起随同李光义来到了这兖州前线。
李义光既然有这种自信的话,那朝廷自然不介意支持他一下了。
反而,李光义这边不管怎么做,也不影响薛仁贵这边继续打仗。
这世上,本来就没有纯粹的靠嘴皮子谈出来的和平,背后依靠的都是强国,甚至直接的拳头。
该打仗就继续打仗,甚至还要打出晋军的强势,反而说不定还会帮到李光义。
因此,这段时间薛仁贵进攻泰山的过程之中,可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水。
仲虺、仲行、奄息、针虎、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彭九元、李三益、高系平这些赵将,一个个可都惨死在了晋将的手中。
反正,这些人在赵军之中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尤其是韩鹏、李济、王封、刘禁、王储这些年,在赵军之中,也只是一些小军官罢了,别说是地位了,田单甚至都不见得听过他们的名字。
既能展示晋军的强势,又不至于将赵军彻底推出去。
随着李牧和廉颇在北方的强势推进,尤其是,青州北部的大胜,赵军内部的态度显然是缓和了下来。
田单对于赵匡胤自然是忠心耿耿,他当然是没有一丝一毫的降晋的想法的。
但是,再怎么样,田单只是一个臣子,能够做出最后决定的并不是他,而是赵德芳。
也正是因为田单够忠诚,如果最后说服赵德芳的话,也就相当于说服了田单。
对于大晋来说,只要田单愿意跟着赵德芳走,剩下的那些人就翻不出什么浪花来。毕竟,军队就掌握在田单的手中
故而,真正重要的,也就只有赵德芳和田单两个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