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义。
待至宛城,贾诩引城中诸人及张绣张济家小跪地请降。李逸忙下马扶贾诩起身道:“我欲求先生久矣!今先生明大义,保全城百姓免于战火,此大德之功也!”贾诩连连口称不敢。李逸示意所有人皆起身,同入宛城府衙,谓贾诩道:“今张绣已亡,然其旧部多散落南阳各处,若不收拢,久之恐沦落匪患,先生有何良策可尽收其旧部?”
贾诩道:“张绣所部多为张济多年亲随西凉百战之士,素来勇烈。然,张济与张绣军纪不严,部众多好勇斗狠,乖戾异常。若沦草莽,势必为患。其部多忠烈之辈,非张济张绣亲族恐不能聚;今张济早亡,并无子嗣,以侄绣承之,张绣既死,其子张泉,并女皆尚幼,不可聚之;唯张济继妻邹氏,虽年过三十,然天人之姿。平素待部众皆亲和大度,不失端庄,张济并绣所部亲将,多有信服。将军若能使动此女,料南阳流军不足为虑矣。”
李逸凭后世记忆自然知道,贾诩所说正是使曹操亡子丧将的绝色美妇邹氏邹圆。李逸虽有意纳尽这个时代所有绝色佳人为自己后宫,但若要使自己爱将因此陨落,却是绝不肯的。李逸自问虽好色之徒,却还未到不知轻重的地步。
“先生可有计能助我请动夫人否?”李逸苦思无策,又问贾诩。
贾诩捻微须笑道:“妇人者,不过纳娶之!然将军若如此强纳之,恐弄巧成拙反遗祸端。今张绣已亡,其子女弱,将军可先求见夫人,厚葬张绣而追立功勋;如此可使其遗部感将军仁德之恩;再厚养张绣后人以迁众遗部之情;若绣之后人尽归将军厚养,邹氏夫人又有何处可去?必恐将军贻害张绣之子,将军可趁势说服而纳之。如此若可成,夫人焉有不助将军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