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朱熹的问题,把赵淳问沉默了。
赵淳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和不解。众人都看出来,五皇子可能回答不上话,却没想到那颗小小的脑袋里,居然装了这么多知识。他说话也很温和,就像流水一样慢慢道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很朴实,没有任何故弄玄虚,从日常出发,去思考。这是一个为人真诚而坦率的皇子。朱熹见赵淳回答不上来,多多少少有些失望。他从赵淳的辩论中,其实是得到了启发的。朱熹其实非常很看重人间的善恶之别。既然赵淳以另一种论述道出了他对道和器的观点,朱熹很希望听听他对善恶的阐述。但看样子,这位皇子恐怕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了。“这还不简单,善恶都是凭我们自身评断,必然不是事实。”高俅立刻出的太对了,今日听完后,如同醍醐灌顶!”周围也有少部分人开始应和。但是大多数人却沉默无声。因为如果善恶真的是主观的,那世间岂不是没有衡量恶人的标准了?这样天下就会大乱!这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想一想就令人毛骨悚然。“好!今日之辩论,很精彩,按照淳哥儿的说法,朱熹的气论和天理说,并没有被证实是错的,但却是主观臆测的。”上面的赵官家终于说话了。众人的心思这才集中起来。却见赵官家从龙椅上站起来,一步步走下来。“朱元晦,你觉得呢?”赵宁走到朱熹面前问道。“关于主观臆断和事实之辩,小民认为五皇子说的有理。”“好,既然你认为他说的有理,关于善恶的问题,我来回答你。”赵宁用的是我,而非朕,可见他不想以皇帝的身份参与到这一次的辩论中。朱熹道:“还请陛下指点一二。”诸位大臣也都竖起了耳朵,想听听赵官家对善恶的看法。这里的善恶,显然已经不是平常人所说的善恶。赵官家接下来说的话,必然是建立在刚才朱熹和赵淳论道的基础上了。赵宁突然问道:“一个人杀了人,他是不是恶?”没想到赵官家一上来就问如此直白简单的问题。作为陛下最忠心的臣子,要让陛下知道自己的存在,那只能抢答咯!第一个抢答的就是莫俦,他说道:“当然是恶,杀人偿命,自古便是天理!”但孙傅却说道:“若是有人现在要杀你,但没有得逞,反而被你杀了呢,这也是恶吗?”孙傅的话,无疑让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但赵宁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又说道:“恶该不该罚?()?()”这下所有人都犹豫起来,但是虞允文出列说道:“若是恶,自然该罚!6()_[(.)]6?6?╬?╬6()?()”
“为何?()?()”
赵官家又问道。
为何?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胡铨说道:“一旦恶行不被惩罚,就会有更多人作恶,因为他人作恶,若你不做恶,就会面临威胁。()?()”对胡铨的说法,众人深以为然。赵宁说道:“如此说什么了。赵宁又问道:“如果一个人因为贪慕朋友的家产和娇妻,杀了这个对他很好的朋友,这个人是不是恶?”“必然是恶!”朱熹说道。“那如果一个人联合朋友之妻,想要杀掉对自己很好的朋友,被朋友发现后,危急关头被朋友反杀,这位朋友是不是恶?”“自然不是恶!”“为何?”“如果将这位朋友的行为定义为恶,便要惩罚他,若是惩罚了他,那以后朋友之间岂不是可以随意加害?”朱熹如实回答道,“若是如此,这世道依然会崩坏。”赵宁点了点头,又问道:“如果一个人在街头无缘无故辱骂路人,他是不是恶?”“是恶,不过是小恶。”“小恶与大恶有何区别?”高俅答道:“小恶止于言语,大恶在于行为。”赵宁又说道:“那何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