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
回到家里,于盼盼把邢美丽的事跟老爷子说了:“爷爷,您说,我要不要向总参和报社陈述这事?”
“荒唐,这人女人也不要脸了,写,写好后我亲自去总参和报社。”老爷子认为此事不可姑息,竟然污蔑他的孙媳动摇军心,要真是把这个罪名坐实了,谁能担得起?因为嫉妒就想毁了人的一生,这样的人决不可饶恕。
第二天,老爷子拿着于盼盼写的陈述书去了总参和报社。
而总参也收到了陆润和带着尖刀队最近两次行动的报告:第一次,陆润和同志的夫人于盼盼同志无意中发现了敌人的军需库,在她的配合下,尖刀队成功地消灭了守库的官兵,炸毁的那个军需库,切断了敌人的粮草;第二次是他们成功地营救出了被困的E军十八名官兵,于盼盼同志无私地拿出百年人参吊命,为四名重伤员做了手术,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在层层突破的过程中,于盼盼同志表现得可圈可点,她克服了惶恐和害怕,与尖刀队的同志们并肩战斗,手刃了数个敌人;这两次独立团尖兵队都是零伤亡,而且其速度之快、成果之大创了我军之最。
当天,这份报告就转到了军委,军委的领导看了报告说:“怪不得老陆要请心理医生,原来他的孙媳妇在战场上见血了,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去动手杀人,也确实难为她了。”
社长找来的时候,报社的总编正在审稿:邢美丽写了篇有关家属到边境探亲的报道,题材新颖,但里面涉到军中的高级军官,里面陈述了独立团军官陆某的夫人于某无视军中的纪律,随便出入军营,无视战士们的艰苦,天天要吃细粮、肉食,独立团的战士们敢怒不敢言,严重影响了我军军官的形象,更严重的是影响了战士们的士气;编缉不敢作主,就把这篇《军官家属随便出入军营,让战士们情何以堪》转到了他这里。
社长接过这篇报道一看,气得差点掀桌子:“这是谁写的?简直是胡说八道,这样的报道才会动摇军心,这种严重失真的报道也敢写出来?”
社长又把于盼盼的陈述交给总编:“你看看吧,看看你手下记者的德性,通知驻独立团的记者调查邢美丽在独立团干的事和这篇报道的真实性,并把这篇报道转到总参,请他们协助调查此事。”
总参的领导们就桌子上的三份东西展开了讨论。
最后,首长说道:“于盼盼同志这次去边境是为了给杨旭同志治病,她去以前,陆老将军知会过我,他的孙媳妇可能去独立团看看她的爱人,他们有一年多没见面了,独立团的驻地距离战地医院只有不到二十公里,本人认为她去看看也无所谓,因为她的武力值极高,就是遇到敌袭也能自保,而我也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她,我们不费吹飞之力摧毁了敌人的军需库,大家想想,如果那些武器弹药都用到我们的战士身上,我们会付出多大的代价。”
“杨旭同志转院的时候,于盼盼同志是要跟着一起回来的,是我们总参的同志截下了要上火车的她,请她配合尖刀队营救E军的官兵,她没有犹豫就同意了,她跟着尖刀队的同志们一起爬山涉水,不辞劳苦,甚至克服心里负担手刃敌人,行动结束后休整两天就回了帝都,临走前给独立团留下了大量的消炎、止血的药材,我认为她是帼国英雄,是军嫂的楷模。”
“至于这个女记者,能写出种报道,就说明她心思不纯,但我们也不能只听于盼盼同志的一面之词,我建议对她们两个进行全面的调查。”
于是,总参派出的调查小组很快就到了边境,进驻了独立团。
调查组首先找到了华昀。
“你们说于盼盼呵,她在这里的时候除了跟着出了两次任务,就是在周围采药,猎些小动物给我们改善生活,团里的那帮小兔崽子们恨不得她长住,那样他们就天天有肉吃了。”
“她和邢记者是不是有什么过节?”
“过节,当然有,那天上午邢美丽找到于盼盼说她是个村姑,配不上陆润和,要她识趣点早点离开,说她来独立团就是为了陆润和,她走后,她会好好的照顾陆润和和他们的儿子,就是当着我们几个团领导的面也叫嚣着于盼盼是个粗俗的村妇,配不上军中之神,要她不要死扒着陆润和。”
“于盼盼和陆润和看在邢付团长的面子上没跟她计较,我怕引起更大的矛盾,就让报社换了个男记者过来,本来想这事就此了结,没想到邢美丽又写了这样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