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力量的超凡问题,自然是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
兄弟二人简单的商量过后,卫云便拿着《归藏》先回了寝舍,决定帮卫城抄录一份,回头再交给他仔细研读一番。
而卫城,则选择先回家,收拾休息一番后,晚上还要去金玉坊赴晋升宴,至于国子监的问题,待明日,若是有机会,他自然会在镇妖司里小心试探,若是没有机会,他便不说为好。
反正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卫城早一天报告,或是晚几天报告就会灭亡。
走出了国子监,卫城直接走进了书香坊。
这一次,他没有选择乘坐神行马车,因为他再次路过书香坊时,脑海中忽然想起了颠倒巷里的张果,想起了那头倔强的白驴,还有一簇簇颠倒的幻影。
那一次的经历,让卫城的眼界又被打开了许多。
或许,并不能给他带来更强的力量,但却让他亲身处于神域之中。
而且是高等神域。
与那些街角边,驰道旁的毛神不同,那是已经自成一界,拥有了规则的神域。
最奇怪的是,卫城对于那神域中的景象,原本已渐渐变得模糊,然而当他路过书香坊的时候,脑海中却忽然闪现出来一些被遗忘的画面。
“书中自有黄金屋,或许那颠倒巷,都有可能是在书中的世界,甚至压根就是张果用纸折出来的神域!”
想到这个张果,便是后世的神话故事中,八仙过海中张果老的原形,卫城自然觉得一切皆有可能,既然这书香坊,能激起他对颠倒巷的回忆,自然就要好好地看看,万一有机会能再接触到那种神仙里的大手子,就算得不到什么奇遇,起码也能兑换点折纸符来研究研究。
没见他老人家临别时,还跟他眨了眨眼么?
“书香坊里闻书香,国子监里见国子”
这句话,本是那些开笔墨雅居,或是四宝斋、七趣阁这等精明的商家,凑趣喊出来的顺口溜,可偏偏,国子监里人数最多的,便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更确切点说,大多都是官家子和纨绔子。
所以,这句话,原本也不会被认可,尤其是那些学业有成的学子,更是对此嗤之以鼻。
然而,那些纨绔子弟的身边,那可都是家仆、妖兵甚至鬼魅,平日里对自己的主子,那是说话必须拍马,能多肉麻就多肉麻,这句顺口溜,在他们的口中,甚至还觉得太谦虚了些。
于是,在那些不学无术的世家子的默许下,这句相对不那么肉麻的顺口溜,竟然还火了起来,连带着,也让整个书香坊级锦绣坊的生意,也着实地火爆了几十年。
久而久之,洛阳纸贵这四个字,在书香坊里竟然不再是成语,而是现状。
为的不是别的,而是价格太低,世家子买起来没有面子,送给国子监的修才们,人家还可能因此瞧低了你啊。
于是,原本只是文字载体的纸张,在书香坊这边,分出来已不止是三六九等,而是生、熟、半熟三种,共计玉版纸、洒金宣、酒金宣、花罗纹、虎皮纸、云母笺、冷金宣等等九品十八阶了!
当然,既然分出了这么多等级和名目,那么自然要有不同的标准,还有相应的炒作噱头。
能做笔墨纸砚,包括琴棋书画这些生意的商家,平日打交道最多的,便是形形色色的文人墨客,哪怕这些商人的文采不行,可他们毕竟有钱啊,只要舍得花钱,什么样的顺口溜或是炒作噱头搞不出来?
毕竟,大多数的文人,是没有什么风骨的。
所有的时代都是如此,文人的骨子里,越是缺少什么,他平日里偏偏要展示出自己很多的样子。
所以,当卫城迈进书香坊的第一家店开始,今天就注定他要惹上一肚子的气。
无他,那看起来稍微像点样子的纸张,他都买不起,更不要说品阶超群的金箔灵纸了。
“这种薄白宣纸,你这里要多少钱一刀?”
卫城又进了一家店,张口就问最便宜的薄白宣纸,惹得店家也有些鄙夷,但见到卫城腰带长剑,腰牌,他们自然不会没有那个眼力见,甚至还有些恭维,“这种是新制的薄白,要五十五文一刀,至于那个架子上的陈货,三十文一刀即可……”
“那边给我拿两刀三十文的。”
卫城本就是突发奇想,学一学折纸,期待着下次跟大佬相遇,自然不会在这方面做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