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动作,怎么可能被人这么快就发现?
“莫要胡思乱想,是那刘文正,听说你父亲又特意寻得付百川,为你求了一枚尸陀林寺的三恶道幻术灵符,道佛双修,心中便有些不忿,怕你小瞧了他的撒豆成兵,从此走上旁门左道,便特意拜托老道前来,给你上一课!”
说到这里,老道士略微顿了一顿,沉吟了一下后,这才继续说道:“文正师弟赠予小友的撒豆成兵符,虽说易成难精,前期威力略逊,但其擅长护身卫道,后期发展的潜力,犹在老道这呼风唤雨之上,他也是怕小友受旁人之影响,放弃真修正道,再修其他教门神术,或是将撒豆成兵误入神降术和神赐灵符之歧途啊……”
卫城摸了摸怀里的漆盒,终于知道,原来这些高高在上的上位真人,一旦涉及到真修理念和道统之争的时候,竟然会如此较真,为此甚至不惜请来上位真人,晴空之下,展露神通,就为了说服自己不要瞧不起他的法门,其行止和心性,在某些方面看来,简直就是跟老小孩儿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晚辈既选了撒豆成兵符,必定会专心修持,不为外道所动,还望前辈转告刘真人,城定不负真人期待!”
卫城抱拳对着老道行了一礼,然后继续说道:“晚辈虽是老君观弟子,但法箓却承了多法法脉的道统,故而所修法术和灵符,虽看得博杂,但只要录入核心灵符,完全不会影响道途……”
“那位伏魔大天师之法统?”
老道士微微一愣,脸色顿时变得有些精彩,“若是如此,那文正师弟便无需过于担心了,说到底,这多法一脉,也是我道门真修的传承……”
说到这里,老道士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指了指卫城怀中的漆盒。
“撒豆成兵符之修持,老道虽不了解,但曾经从长辈口中得知,上古时期,修持此道的真人,掐咒施法时,十万天兵瞬息而至,你既得了多法法脉的真修传承,可彼此印证,再去上清宫寻得相应的典籍考证,定然可将此道发扬光大……”
“多谢前辈指点,晚辈此去,改日便回上清宫……”
卫城抱拳行了一礼,跟老道士道别,转身向书香坊外走去,却见得天上狂风渐渐平息,远处好似泰山压顶的乌云,也在移动的途中一点点散去,再回首望去,老道士的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这等修持真法的上位真人,为求外功,不仅隐居在市井红尘里,还丝毫不在意形象,若非是显露神通,堪比凡人还要凡人,如此看来,这神都果真是卧虎藏龙,那国子监里的事,怕是还要再斟酌斟酌。”
与此同时,卫云也早已跑回寝舍,替卫城小心抄录起《归藏》,一枚枚蝇头小楷,被他先誊写再竹简上,卫城曾对他说过,待到收到抄本后,由他自己亲手再篆刻一遍。
《归藏易》传说是由大禹创立,《连山易》则是由伏羲所创,而这两易,则培养造就了三皇五帝,继而开创了华夏人族的辉煌篇章。
如果说,伏羲的《连山易》,是从八个空间格局上,帮助华夏人族建立了完备的人格,那么大禹的《归藏易》,则是在六个时间段上,帮助人族调理做事的节奏与尺度。
这六个时间基本点分别是:无、有、兼、反、行、道。
至大无边为无,天人合一以得;
镜花水月为有,自强明性以得;
阴阳两顾为兼,兼爱非攻以得;
向内取之为反,反求其应以得;
左右进退为行,宠辱不惊以得;
传承践行为道,治人事天以得;
卫云在抄写的时候,渐渐便将心神投入其中,对照着老师写下来的注释还有心得,愈发觉得心智升华,以往不够明晰的道理,好似无师自通一般,变得十分明了。
这对于明心的修才来讲,这便是对超凡力量的深入理解,继而才能碰触到更高层次的道理,将自身的超凡力量进一步的解析……
于是,这两兄弟在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各自开始了自己在超凡上的修行与际遇,而一直暗流涌动的神都,在即将结束白日的光鲜时,又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