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元看着手机,心里有一股冲动。
赶紧签下这个乔羽。
他这几天通过网络,已经了解了乔羽的三首歌。《像我这样的人》《起风了》和自己最熟悉的《中华民谣》。
而且网络有大数据算法,他越搜乔羽的事,大数据就越给他推乔羽相关的介绍、歌曲、评价等。
张启元之所以犹豫到现在是因为自己毕竟是一个营销策划经理,并不是一个经济部经理。
签约艺人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其实就算把乔羽挖过来,对张启元也没有任何好处。
自己也从来没有过类似的操作。甚至连怎么签约艺人都不知道。更何况乔羽现在还在一家娱乐公司。
虽然不入流。但他连基本的流程都不知道。
张启元也和自己公司下的几个经济部经理也不算熟悉。
每次都是公司年会上才见见面,喝个酒什么的。
但人总是喜欢当伯乐。用千里马来验证自己的眼光。
他甚至觉得怎么自己星创娱乐的这些经济部的人都发现不了这么明显的未来之星?
尤其那个经济一部经理钱子坤。总号称自己是娱乐圈伯乐。
这伯乐平时不上网听歌吗?
犹豫再三,张启元还是决定给钱子坤打个电话。
“钱总啊,我张启元。”
“张总好,难得张总想起我啊,有事您说。”
“最近那个乔羽你有没有关注?”
乔羽?钱子坤反应了一下,有点熟脑子里有点印象,一时想不起来。
“乔羽?”
“对,就是我们最近晚会上唱《中华民谣》的那个。大夏日报点名表扬那个。”
“奥。”钱子坤倒不是最近看了那台晚会,而是突然想起来前一阵关注的那个《起风了》的演唱者叫乔羽。“是不是唱《起风了》的那个。”
“对对对,就是那孩子。我看那小伙子有点实力,一时兴起,想着问问咱们星创的伯乐。哈哈。你回头看看,他现在在一个不知名的什么娱乐公司。该不该签、能不能签你看看吧。反正我是一点不懂。”
“好的好的,回头我看看。感谢张总啊。”
“没事没事,和你说了我也踏实了。”
放下电话,钱子坤开始着手搜集资料。
上次觉得这人有点潜力,但后来给忙忘了。
他搜集了资料。发现他唱了三首歌,《像我这样的人》《起风了》和《中华民谣》。
而且在他的直播视频中还发现一个事,他被娱乐公司拒绝过。
这就有点看不懂了。
钱子坤一直犹豫要不要签,是因为要和乔羽是签艺人合同。毕竟一个只有一两首原创的小网红,签艺人合同还是风险挺大的。
但一个刚毕业去娱乐公司的人,肯定应聘的是练习生啊。这个水平签练习生是绰绰有余啊。
这是谁这么不长眼,送上门的鸭子用锅给打走了?
不会是星创的人吧。
他想了想,能直接招聘的就是三个经济部经理。应该都不能放走这种人才。
关键哪个公司应该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啊。
算了不想了。
继续找资料。张总说他现在有一个娱乐公司。但钱子坤一直没找到。
他问了几个圈内人,得到的回复都是不知道。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他看到一条不起眼的新闻。
斗因平台因《中华民谣》现场版权问题与羽飞娱乐发生冲突。两天后达成和解。双方共同拥有晚会现场版版权。
羽飞娱乐?没听说过,还真是不入流。
查了下公司法人,刘莉莉?没听过。
公司成立半个多月,差不多就是斗因晚会前成立的。
当然挖艺人这种事钱子坤也不能说很有把握,毕竟人家有合同在身。除非艺人本身有很强烈的跳槽欲望。可能性才比较大。
不过钱子坤倒是毫不怀疑自己星创娱乐的影响力。
只能回头想办法联系到这个乔羽看了合同再说了。
这时候钱子坤从没想过羽飞娱乐的这个羽字可能有什么含义。
这几天里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本来羽飞娱乐把《中华民谣》单曲上传了音乐平台,在乔羽的坚持下,这首歌没有收费。
乔羽的理由是先积累群众基础最重要。让更多人听到这首歌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