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白话封神演义 > 邓芮二侯归周主

邓芮二侯归周主

同的姓氏,但情同骨肉,此时你说出来,我听进去,又有什么不能说的呢?贤弟不要疑虑。”芮吉说:“大丈夫既然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谈论天下政事,如果不明目标、毫不掩饰地倾吐一番,又怎么能担当起时事的明智之人呢?据我愚见,你我现在虽然奉命协同守关,但只是强迫违背天心民意,岂是人民所愿!现在君主失德,四海分崩离析,诸侯叛乱,希望得到明君,天下的事情无法预测。况且周武仁德遍布四方,姜尚贤能,辅佐国家大事,又有三山五岳的道士们为他助力,周日强盛,商日衰弱,将来继承商业并统一天下的人,非周武又是谁呢?

在之前的战斗中,规模和气势已经不同凡响。但是我们受国家的厚恩,只能以死报国,尽忠职守而已。因为长兄问起此事,所以我敢实话实说,其他的我不得而知。”邓昆笑着说:“贤弟的一番议论,足见你的广博才智,非常出色。可惜我们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合适的主君。将来纣王覆灭,我们与贤弟只是白白丧命而已。愚兄固然愿与草木一样枯朽,只可惜贤弟不能效仿古人所说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展现贤才之能。”说完,他感慨不已。芮吉笑着说:“我观察兄长的意思,兄长已经有意归顺周武王,所以才用此言试探我。我早就有此心了。果然兄长有意归顺周武王,我愿意随行左右。”邓昆忙站起来安慰他:“并非不才之人敢怀有这种不臣之心,只是要顺应天命和人心,这终究不是好消息,白白丧生没有任何益处。既然贤弟也有此心,正所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可惜我们没有机会进入其中,怎么办呢?”芮吉说:“慢慢思索,再等待机会。”两人正在商议计划,却被土行孙在地下听得清清楚楚,他高兴得不得了,心想:“不如趁此时机会见他们一面,有何不可?这也算是我的一次进关。引领两位贤侯归顺周武王,也是一件功绩。”正是:世间万事都由天数决定,我引领贤侯归顺武王也是命中注定的。

故事继续,土行孙从黑暗中钻了出来,现出身子,上前说道:“两位贤侯请安。如果你们打算归顺武王,我可以引领你们。”说完,邓昆和芮吉被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土行孙说:“两位贤侯不要惊恐,我是姜元帅麾下的二运督粮军官土行孙。”邓昆和芮吉听后,才恢复过来,问道:“将军为何在深夜来此?”土行孙说:“不瞒两位贤侯,我奉姜元帅的命令,特地来进关探听虚实。刚才在地下听到两位贤侯有意归顺周王,可惜没有引领的机会,所以敢轻冒,惊动了大驾,幸好没有得罪。如果真的有意归顺周王,我愿意先引荐。我们元帅谦恭待士,绝不会辜负两位贤侯的美意。”邓昆和芮吉听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忙上前行礼道:“不知将军前来,有失迎接之礼,请勿见怪。”邓昆还拉着土行孙的手,叹道:“武王仁圣,所以有像你们这样高明的人辅佐。我们昨天在战场上见到武主和姜元帅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天下不久就会归顺周王。今天回关和芮贤弟商议,没想到将军已经得知了,实在是我们的幸运。”土行孙说:“事不宜迟。将军可以写一封信,我先去报告姜元帅,等将军乘机进关时,我们可以接应。”邓昆急忙在灯下写了一封信,递给土行孙,说:“请将军告知姜元帅,设法取得关口。将军早晚再进关,方便商议。”土行孙接过命令,身形一晃,消失无踪。邓昆和芮吉目瞪口呆地看着,感叹不已。有人为他们赞美道:

潜入临潼查事奇,两位贤侯商议适逢其时。

行孙引领归归明主,不辜负元戎所托之知。

故事继续,土行孙来到中军,正好是五鼓时分,姜子牙还在后帐等待土行孙的消息。土行孙突然站在他面前,姜子牙急忙问他进关的情况如何。土行孙说:“我奉命前去进关,四位将军还在禁中,因为看守的人没有入睡,所以我没有行动。然后我去了邓昆和芮吉的密室,看到他们正在商议归顺周王,可惜没有引领的机会。但我现身给他们看,他们非常高兴,并给我写了这封信。”姜子牙接过信,在灯下查看,不禁大喜:“这真是天子的福气!我们再制定计划,等待消息。”他让土行孙回到帐中。不再详述。

说起邓昆和芮吉,第二天升殿坐下,众将前来见他们。邓昆说:“我们两人奉命协守这个关口,以阻击周军。昨天的战斗没有分出胜负,这不是大将的作为。明天我们要整顿军队,努力在一次战斗中击退周军,早日回朝复命,这是我们的愿望。”欧阳淳说:“贤侯说得对。”当天整顿了军马,晚上的景象就不再详述。

第二天,邓昆检查了士卒,当炮声响起时,人马出关,来到周营前挑战。邓昆看到一面幽魂白骨的旗帜竖立在前方,就在这面旗帜上发动攻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