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毁于一旦,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的目标是救民伐罪。因此,请你们尽快讨论并执行,以免后悔。特此通告。
话说众多的军民、老人和父老等看了告示后,纷纷议论:“周王仁德名闻天下,姜元帅前来讨伐,确实是大义之举。我们遭受昏君的虐待已深入骨髓,如果不献出城池,就是违背民意。”整个城池一片嘈杂,民情变化难以控制,合城的军民都要这样。一直等到深夜时分,突然响起一声呼喊,朝歌城的四大门都被打开,父老、军民和百姓一齐走了出来,大声呼喊着:“我们都是军民百姓,愿意献上朝歌,欢迎真正的君主!”呼喊声震撼人心。
且说子牙正在自己的帐篷中静坐,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杂乱的声音,子牙急忙命人去查明情况。左右的人回报说:“军民、百姓已经献上了朝歌,请求元帅决定。”子牙非常高兴,迅速下令给众将:“各门只允许进入五万军队,其余都在城外扎营,不能进城扰乱。进城的军队不可随意杀害、擅取民间财物,违者将依照军法处以枭首之刑!”子牙命令人马夜间进入朝歌,按照次序前进,分别站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尽管杀声震天,但百姓仍然安定如初。子牙驻扎在午门,各位诸侯都按照次序扎营。
话说纣王在宫内正在与妲己举行宴会,突然听到一片杀声震天,纣王大吃一惊,急忙问宫中的官员,只见午门的官员上报:“启禀陛下,天下诸侯请陛下答话。”纣王听后,急忙传下命令,亲自穿上盔甲,排兵布阵,率领御林军。鲁仁杰保驾,雷鹍和雷鹏分列左右。纣王骑在一匹盛装的马上,拿着金背刀,日月龙凤旗在飘扬,戈戟发出铿锵之声,他的仪仗队整齐排列,气氛庄严。左右两侧还有二十四对穿着大红服装的军政官员,雁翅摆列。正中央下着大红伞的地方才是姜子牙,乘坐着四匹不同的马依次出现。可以看出子牙的气度。有诗赞美姜子牙的成就:
四八修炼,修身养性,修仙之路艰难无比。仙道难以成就,人间的福报也不容易获得。他奉天命下山,辅佐国家,经历了八年的困难,但一直保持着对义命的忠诚。他捉住怪物,为纣王效力,担任了政府的职务。妲己却传谣言,他辞去了职务,隐居修行。他持着竿子钓渭水,隐居在磻溪,修养内心。八十岁时,他入梦见到飞熊,遇到了好兆头。他先成为相父,协助处理政务,然后将孤儿封为国君,确立了国家事务。纣王的恶行不断增加,而周的德行日益昌盛。三十六路诸侯都纷纷竞相进谏。九三大会,金台盟正。他助君护卫,建立了国家安宁。他的智谋筹划像极了欺骗风后,掌握着阴阳,超越了老彭。他领导着三十六个路线,相互竞逐,九三大会,金台盟正。他的指挥才能得以发挥,他的名声永咏古今。正是六韬留下来的成就,他的巧妙谋略无法穷尽。出将入相,千秋的业绩,伐罪吊民,万世的功绩。运筹帷幄,他欺骗了风,解决了难题。亘古军事统帅中,他是第一位,他的声誉直逐隆起的泰山。
话说纣王看到姜子牙,头发皓白,面色依然年轻,穿着全副甲胄,手持宝剑,非常威风。他还看到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应鸾,其中有武王姬发和四总督诸侯,都举着红伞,整齐地站在子牙的后面。子牙看到纣王戴着高耸的盔甲,身披锁子甲,非常勇猛。有诗赞美纣王的装束:
盔上有龙形交织图案,锁子甲如兽首相衔。滚龙袍上沾满了猩猩的血液,蓝色鞓带紧紧束着腰间。他手中的鞭子挥动如铁塔,挥动剑时闪烁着红光。他骑在马上,如同独角兽一样,金背刀闪耀,令人心寒。各位诸侯见到他,纷纷前来向他致敬,与众将士一同奋战。论力气,如同托起了梁柱,辩论能力出奇制胜,智胜众言。自古以来,为君的大都是聪明绝顶,可怜的是被蒙蔽,变得顽劣。
子牙见到纣王后,忙弯腰说道:“陛下,老臣姜尚还穿着甲胄,不能完全遵守礼仪。”纣王问道:“你就是姜尚吗?”姜子牙答道:“是的。”纣王质问:“你曾经是我的臣子,为什么逃到了西岐,纵容恶行,反叛反复,侮辱我的军队?现在又召集天下的臣子,闯入我的国境,恃强凌弱,不遵守国法,极端背叛,还杀害了天使,罪无可赦!今天我亲自来到战场前,你仍然不回心转意,顽固不化,真是可恶!我今天不杀你这个叛逆的臣子,誓不撤回军队!”子牙回答说:“陛下坐拥皇位,各诸侯侍奉四方,百姓供养着你,锦衣玉食,拥有山珍海味,所有这一切都是属于陛下的。古人有云:‘领土之滨,都是国君的臣子。’有谁敢与陛下对抗礼仪呢!但是,现在陛下不尊敬上天,行为不当,残害百姓,杀戮大臣,只听信妇人的话,沉湎淫乐,臣下劝谏无效,亲戚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