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白话封神演义 > 周武王鹿台散财

周武王鹿台散财

了今天这个大事。希望元帅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不可拖延,免得让众人失望。”众诸侯纷纷表示赞同,说姜君侯说得有道理,正合众人之意。子牙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武王却急忙谦卑地回答:“我地位卑微,德行不足以称得上名誉,只是一直勤勤恳恳,寻求弥补前人的过失,未曾想过要觊觎天位。何况登上天位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只有至仁至德的人才能担任。我请求众位贤侯一起选出一位有德行的人来继位,不要让他受辱,以免引起天下的羞耻。我与相父(指子牙)早日回到原籍,守着臣节就足够了。”此时,东伯侯姜文焕厉声说:“大王说得不对!在天下至德的人中,谁能像大王一样?如今天下都归附于周,就算是普通百姓也用自己的粮食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还需要大王来拯救他们脱离水火吗?再者,天下诸侯都跟随着大王一同伐纣,表达了他们的爱戴之心。大王为何还要坚决推辞呢?盼望大王能够顺从众议,不要让众人失望。”武王回答说:“我哪里有什么德行?希望贤侯们不要执意采纳此议,还要请你们再请教其他众人,以获得天下人的同意。”

东伯侯姜文焕接着说:“古代帝尧因为至德而能够代替上帝治理天下,但后来丹朱不肖,尧主动退位,众臣推举舜继续统治。舜以其高尚的品德,接续尧的治理,并继续统治天下。后来,帝舜的儿子商均不肖,于是舜举天下众人,让位于禹。禹因其卓越的才德,承继了夏朝的统治,历经二十六代才传到纣王手中。但纣王残暴无道,罪行滔天。如今大王因德行卓越,与众诸侯共同行使上天的刑罚,大事已经完成,成功夺取大宝。岂不应该由大王继续吗?大王何必再次坚决推辞呢?”武王答道:“我怎敢比拟禹、舜、尧这些圣贤呢?”姜文焕说:“大王不曾出兵征战,而是用仁义教导天下百姓,改善民风,三分天下中占了其二,这已经是很高的成就。岐山有凤凰鸣叫,万民都欢欣鼓舞,岂能说是偶然?如今天下人心都欢欣鼓舞,正是对大王的拥戴,绝不是空穴来风。大王的政治和德行,岂是二君能够比拟的呢?”武王说:“姜君侯素有才德,应该为天下之主。”突然,众诸侯纷纷上前,大声呼喊说:“天下已经心悦诚服,大王为何坚持拒绝?这是迎合众人的心愿。况且,我们在这里参加盟誓,不是一时一夜的事情,目的就是要立大王,再次迎来太平之日。如果大王坚持不居此位,那么天下诸侯就会四分五裂,从此动荡不安,每个人都会各自占据一地,导致动乱不安,这实际上是害了天下,而不是对天下人有利。这会让天下人终身无法享受太平。”子牙赶忙上前制止,说:“各位贤侯不必如此,我有正当的理由。”正是,子牙的一计成就了王业,使众诸侯尊拜

圣君。

接下来,众诸侯在九间殿内,见武王坚持拒绝,争辩不休。子牙制止了众人,对武王说:“纣王祸乱天下,大王领导诸侯明正其罪,天下人都心悦诚服,大王应该正式登上大位,统一天下。而且,当年凤凰在岐山鸣叫,祥瑞出现在周地,这是上天的征兆,岂是偶然?如今天下人心都欢欣鼓舞,正是对大王的拥戴,是时不可失。大王今日坚持拒绝,恐怕诸侯心会冷淡,各自回国,导致天下混乱,各自称王,会引发动乱,这不仅失去了人心,还将害了人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武王说:“众人都是出于美好的爱意,但我自认德行不足以胜任这个职责,担心会辱没先王的名誉。”东伯侯姜文焕说:“大王不必再拒绝了,元帅已经有主见。”然后对子牙说:“请元帅速行,不要再拖延,否则人心会散。”子牙急忙传令:“命制作登基的图样和祝文,告知天地和社稷,以待将来有大贤者再让位,不要让天下人失望。”众诸侯都知道了子牙的意思,纷纷表示同意。周公旦立刻离去去制作登基的台子。后人有诗歌吟咏:

朝歌城内筑禅台,万姓欢呼动八垓。

沴气已随余焰尽,和风方向太阳来。

岐山鸣凤缠祯瑞,殿陛赓歌进寿杯。

四海雍熙从此盛,周家泰运又重开。

周公旦根据天地坛前的图样,建造了一座高三层的台,按照三才八卦的形式设计。台上正中央设有“皇天后土之位”,两旁立着代表“山川社稷之神”的神像,左右分别安置了代表十二元神的旗号,按照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前后也有代表十干的旗号,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坛上摆放了代表四季正神方位的神像:春季是太昊,夏季是炎帝,秋季是少昊,冬季是颛顼,中间还有黄帝轩辕的神像。坛上还陈设了各种祭品,如笾豆、簠簋、金爵、玉斝,以及炙脯,都摆放在几席上,还有鲊酱和鱼肉放在案桌上,一应俱全。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