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百岁光阴如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
昨日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飘。
白蚁阵残方为幻,子规声切想回头。
古来阴能延寿命,善不求怜天自周。
却说唐太宗随着崔判官、朱太尉,脱离了冤家债主,前行了一段时间,来到了六道轮回之所,看到天上飘着彩云,身穿霞帔的仙人,腰挂金鱼的僧尼,道士和世俗人士,以及各种走兽飞禽,魑魅魍魉,都在轮回之下穿梭往返。唐王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判官回答:“陛下明察事理,一定要记住,并将传给阳间的人知晓。
这就是六道轮回:行善者升化成仙道,尽忠者得到超生贵道,行孝者再次获得福报道,公平者回生为人道,积德者转生富贵道,恶毒者陷入沉沦的鬼道。”唐王听后点头叹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行善果报无灾!保持善心切切,善道大开大展。不要产生恶念,要少做狡猾之事。不要说没有报应,神鬼有安排。”判官送唐王直至超生贵道门口,拜别唐王说道:“陛下啊,这里是通向阳间的地方,小判官要回去了,让朱太尉再送您一段路。”唐王谢过道:“辛苦先生远途劳顿。”判官说:“陛下回到阳间后,请一定举办水陆大会,超度那些无主的冤魂,切勿忘记。只有在阴司没有怨恨的声音,阳世间才能享受太平的喜庆。凡百不善之处,都可以一一改过,普遍告诉世人行善,教导后代延续光荣,国家长久。”唐王依次准奏,辞别了崔判官,跟随朱太尉一起走进门来。太尉看到门里有一匹骏马,鞍辔整齐,急请唐王上马,太尉左右搀扶。马行如箭,很快来到了渭水河边,只见河中有一对金色的鲤鱼翻波跳跃。
唐王见了心生喜悦,驻马贪看不舍,太尉说:“陛下,请赶紧动身,赶早进城吧。”但唐王一直贪看不愿前行,被太尉推了一把,高呼道:“还不走,等什么!”啪的一声,向着渭水推下马去,却是脱离了阴司,径直返回阳世。
此时唐朝的车驾下有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宝、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傅奕、张道源、张士衡、王琚等文武两班官员,他们保护着东宫太子、皇后、嫔妃、宫娥、侍从长,都在白虎殿上悼念,一方面商讨宣布哀悼诏令,准备扶持太子登基。此时魏征在旁边说道:“诸位稍停,不可!不可!如果惊动州县,恐怕会有不好的后果。还是再等上一天,我主必然会回魂。”
下边闪上许敬宗道:“魏丞相言之甚谬。自古云泼水难收,人逝不返,你怎么还说这等虚言,惑乱人心,是何道理!”魏征道:“不瞒许先生说,下官自幼得授仙术,推算最明,管取陛下不死。”正讲处,只听得棺中连声大叫道:“救-杀我耶!救-杀我耶!”惊得文官武将心慌,皇后嫔妃胆战。一个个面色黄落如秋后的桑叶,腰身柔嫩如春天前的柳条。太子脚软,难以扶丧杖,完全披麻戴孝哀悼;侍从长魂飞,怎能戴起礼帽尊孝礼?嫔妃扑倒,彩女倾斜。嫔妃扑倒,好似狂风吹倒了垂败的芙蓉;彩女倾斜,就像猛烈的雨水冲倒了娇嫩的睡莲。众臣都感到恐惧,骨骁无力,筋脉麻木。战战兢兢,痴痴傻傻。整座白虎殿犹如断梁桥,悼念平台宛如倒塌的寺庙。此时宫中的女官们惊慌失措,没有人敢接近那震动的灵柩。幸亏有正直的徐茂功、坚决的魏丞相,胆量大的秦琼,勇猛无畏的敬德,前来扶持棺材,喊道:“陛下有何烦虑之处,请告诉我们,不要鬼鬼祟祟,惊扰了亲属。”魏征道:“不是鬼鬼祟祟,这是陛下的灵魂回来了。快拿来一些器械!”打开棺盖,果然见太宗坐在里面,还说:“-杀我了!是谁救了我?”茂功等人上前扶起道:“陛下苏醒了,不要害怕,臣等都在这里护驾。”唐王这才睁开眼睛道:“我刚才受苦了,躲过了阴司恶鬼的追捕,又遇到水面灾难几乎丧命。”众臣道:“陛下请放心,不必害怕,哪里发生了水灾?”唐王说:“我骑着马,正行至渭水河边,看到双头鱼在戏水,朱太尉心生嫉妒之情,将我推下马,我跌入河中,差点丧命。”魏征说:“陛下的鬼气还未散去。”赶紧让太医院进来给他服用安神定魄的药物,安排粥和饭食。经过一两次服用,他才恢复了原状,知道了发生的事情。按照计划,唐王已经死去了三天三夜,又重返阳间做君主。诗曰:万古江山几经变迁,历来数代的兴衰。周、秦、汉、晋都有奇事,谁能像唐王一样死而复生?当年的天色已经晚了,众臣请王回宫安息,各自散去。第二天早晨,脱去丧服,换上彩色服装,一个个穿上红袍乌帽,系上紫绶金章,站在朝门外等候召见。
唐太宗从服用安神定魄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