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抱负无处施展!
所以大多数寒门学子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还乡...
秦天望着浑身颤抖的礼部侍郎刘若明,目光阴沉:“刘爱卿?怎么不说话了?难道名单上面的几人,都是你安排的?”
秦天话音刚落,刘若明吓得浑身一哆嗦:“陛下,微臣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插手科举考试的成绩啊...”
秦天端坐在龙椅宝座上,打量了礼部侍郎一眼。
他倒是相信礼部侍郎这句话是真的。
秦天虽然年幼,但登基以来,天威十足!
天子圣意随难以揣测,但礼部侍郎作为朝堂正三品大员,也不会蠢到去篡改殿试考生名单。
殿试乃天子亲自主持,刘若明怎么敢在秦天眼皮底下做这样的事?
“哼,那你说说,这究竟怎么一回事?”
秦天神色微微一缓,开口说道。
“启禀陛下,这件事...”
礼部侍郎刘若明深吸一口气,最后咬牙说道:“启禀陛下,关于科举考试,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考生想要进入殿试,必须得有官员为他们举荐,否则,考生就算再有才华,照样会被刷下来...”
礼部侍郎说完,便低下头,等待秦天的处置。
尼玛!
我说怎么都是一群水货!
秦天微微靠在龙椅宝座上,双眼微眯。
礼部侍郎说的这些话,秦天差不多明白了。
所谓的科举推荐制,跟潜规则差不多。
这个规定不会写在明面上,但实际执行的时候,却是真实存在。
这也是秦天之前,查看大秦科举制度之时,没发现的原因。
并非秦天粗心忽略过去,而是明面上的制度根本没提到这个。
这所谓的官员举荐,简直是在断科举制度的根基啊!
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
秦天越想越心惊!
若是没有官员举荐,那些寒门学子,就进不了殿试!
而能进殿试的人,都是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员沾亲带故的。
长此以往下去,大秦朝堂之上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将会出现一家之言...
到那时,臣子之间无法相互制衡,天子的权力迟早会被架空。
前宰相林冲谋逆之事历历在目!
尼玛这以后说不定会重蹈覆辙啊!
秦天目光深处一片冰冷,他绝对不允许朝堂之上只有一个声音。
秦天不怕朝堂上的臣子们相互争斗。
相反,臣子们争斗的越厉害,只要没踩到底线,置大秦利益不顾,天子反而乐见其成。
这是帝王权衡之术!
可当有一天,臣子们不再相互争斗了,所有臣子以某位大臣马首是瞻,那么天子恐怕就危险了。
秦天长出一口气,缓缓起身,望着跪在地上无比惶恐的礼部侍郎:“刘爱卿不必紧张,这件事错不在你。”
科举推荐制度乃大秦立国以来,那些世家大族为了把持朝堂,相互妥协的产物。
别说礼部侍郎,就算前几任尚书,也不敢去更改,没人敢触世家的霉头!
秦天来回踱着步子,随口问道:“爱卿为官多少年了?”
礼部侍郎闻言,立即说道:“回禀陛下,微臣为官已有十五年...”
“十五年啊?”
秦天心生感慨,那些为官三四十载的朝廷大官,如今都有多少官员唯他马首是瞻啊!
“呵呵,刘爱卿,那这十五年来,你举荐了多少人啊?”
秦天问这些话的语气极为随意,连看都没看礼部侍郎,仿佛是老朋友之间的随意聊天。
然而,礼部侍郎听到秦天这句话,吓的一身冷汗,连忙磕头说道:“回禀陛下,微臣为官十五年,并未举荐过任何人。”
“微臣深知,科举制度乃我大秦命脉,不敢有任何不该有的心思。”
“请陛下明鉴啊!”
秦天望着礼部侍郎,继续来回踱着步子。
“好了,你起来吧。”秦天停下脚步,开口说道。
礼部侍郎究竟有没有举荐过,秦天自然会让东厂去查。
“微臣遵旨。”礼部侍郎起身,低着头不敢直视天子。
秦天摆了摆手:“好了,朕知道了。这科举殿试一事,朕自有安排,退下吧!”
“微臣告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