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中传来一声炮响,三军齐声呐喊,准备攻城。纣王看到这一幕,不禁大惊失色,意识到大势已去,非人力所能挽回。他无奈地点了点头,长叹一声,便离开了五凤楼,经过九间殿、显庆殿、分宫楼,最后来到了摘星楼。
就在这时,一阵怪风突然刮来,将纣王团团围住。这阵怪风透骨生寒,令人毛骨悚然。有诗为证:“萧萧飒飒摄离魂,透骨侵肌气若吞。撮起沉冤悲往事,追随枉死泣新猿。催花须借吹嘘力,助雨敲残次第先。止为纣王惨毒甚,故教屈鬼诉辜恩。”
纣王刚走到摘星楼,就被这阵怪风裹住。他听到虿盆内传来咽咽哽哽、悲悲泣泣的声音,无数蓬头披发、赤身裸体的鬼魂涌上前来,血腥臭恶,令人作呕。这些鬼魂齐声呼喊:“还吾命来!”同时,赵启、梅伯也赤身裸体地大叫:“昏君!你今日也有败亡之时!”
纣王被这些鬼魂吓得魂飞魄散,但他突然睁大双眼,一股阳气冲出体外,将阴魂驱散。那些屈死的冤魂怨鬼见状纷纷退去。纣王抖了抖袍袖,继续上楼。
然而,他刚上到第一层楼,就遇到了姜娘娘的鬼魂。姜娘娘一把扯住纣王,大骂道:“无道昏君,你诛妻杀子,灭绝人伦。今日你将社稷断送,有何面目去见先王于九泉之下!”姜娘娘正扯住纣王不放时,黄娘娘也一身血污地出现了。她腥气逼人地上前扯住纣王大呼:“昏君!你将我摔下楼去,让我粉身碎骨,此心何忍!你真是个残忍刻薄之徒!
纣王被姜娘娘、黄娘娘和贾夫人三个冤魂缠得心神不定,如痴如醉。贾夫人更是直接上前怒骂纣王,并一掌打来。然而,纣王忽然惊醒,阳神冲出,那些阴魂无法近身,只能隐隐散去。
纣王继续上了摘星楼,走到九曲栏边,默默无语,神思不宁。他扶着栏杆问道:“封宫官何在?”封宫官朱升听到纣王的呼唤,慌忙上楼,跪在栏杆边回应:“陛下,奴婢在此听旨。”
纣王叹息道:“朕后悔没有听从群臣的忠言,被谗言和奸邪所迷惑,导致今日兵连祸结,无法挽救。现在想来,身为天子之尊,如果城破被擒,那将是莫大的耻辱。朕想要自尽,但身体尚在人间,仍会被人议论;不如自焚,反而干净利落,不会让后人有所借口。你可取柴薪堆积楼下,朕要与此楼同焚。你应当遵从朕的命令。”
朱升听完后泪流满面,哭泣着奏道:“奴婢侍奉陛下多年,蒙受深恩,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不幸的是皇天不佑我商朝,祸患即将降临,奴婢恨不能以死报国,怎么敢举火焚烧陛下呢!”说完后,他呜咽得无法成声。
纣王说:“这是天意要亡我,与你无关。你不听朕的命令,反而有忤逆之罪。昔日朕曾命费、尤向姬昌占卜,他们说我将有自焚的厄运,今日正是天定之时,人岂能逃避?你应当听从朕的话!”后人有诗单独感叹纣王临焚时想起文王《易》数的灵验。
朱升再三哭奏劝谏纣王:“请陛下宽慰自己另寻他策来解此围。”然而纣王愤怒地说:“事态已经紧急到极点了!
纣王已经深思熟虑,他明白如果诸侯攻破午门,杀入内庭,自己一旦被擒,那么朱升的罪名将会比泰山还要重。因此,他坚决地命令朱升去寻柴薪堆积在楼下。朱升无法再劝,只能大哭着下楼去执行命令。
纣王见朱升下楼,便自行穿上衮冕,手执碧圭,身上佩满珠玉,端坐在楼中。朱升将柴堆满后,挥泪下拜,然后才敢举火。他放声大哭,内心充满了无奈和忠诚。
后人有诗描述这一场景:“摘星楼下火初红,烟卷乌云四面风。今日成场倾社稷,朱升原是尽孤忠。”诗中表达了朱升的孤独和忠诚,以及纣王王朝的覆灭。
朱升点燃火堆,烧着楼下的干柴。只见烟雾冲天而起,风助火势,火势愈发猛烈。六宫中的宫人们惊慌喊叫,霎时间天地昏暗,宇宙仿佛崩塌。鬼哭神号之声不绝于耳,帝王失位的悲惨景象展现在眼前。
朱升看到摘星楼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火势极为凶猛。他撩起衣襟痛哭数声后大叫道:“陛下!奴辈以死来报答您了!”说完便将身体投入火中自尽。
可怜朱升如此忠烈之人虽然身为宦官却也知道恪守节操、以死报国。他的忠诚和悲壮之举令人深感敬佩和惋惜。
纣王站在三层楼上,看着楼下火势熊熊,烈焰冲天,不禁抚胸长叹道:“我后悔没有听从忠臣的劝谏,今日落得自焚的下场。死固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