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越说,老夫人越心惊,她描述的每一个病状老夫人身上都有。
老夫人终于相信丫丫真是小神医,毕竟就连太医院的林太医都没能看出她全部的病症。
有些容易被忽视的细枝末节,若不是丫丫点出,老夫人自己都没注意到,如今细想起来还真是一一如丫丫所说。
老夫人终于不情不愿地出声说道,“确实被你说中了一两点,不过这病你恐怕治不了吧。”
丫丫毕竟是个孩子,还是个极喜欢被人肯定的孩子,被老夫人的质疑成功激到了。
“谁说我治不了!您的脉象弱而数,是阴阳两虚引起的肺病,上实下虚,上焦有火下焦有寒,肺炎只是表现,实则病根在肾上,只要药对了症,慢慢调理是能治好哒。”
不只是肺病而是肾病?
老夫人有些疑惑,这与林太医说的不一样。
不过…林太医的医术也不如传闻中那般了得,治了她这么久非但没把她的病治好,这几日她的病症还加重了。
而肾病又不是林太医的专长,说不得林太医还真没看出她的病根。
不若便先听听这小丫头如何说,毕竟能把她的病症说得这般清楚,定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但老夫人不好意思自己开口,便把求助的目光投给世子夫人。
而世子夫人压根儿没看到老夫人抛过来的眼神,正双眼灼灼地看着丫丫。
不过世子人接下来的反应倒是正中老夫人下怀,她见丫丫说得头头是道,便兴奋地问道:“老夫人的病果真能治好?”
丫丫傲然道:“当然!我从不说谎哒!我给老夫人开个滋阴降火,养血安神,补肾壮阳,温中散寒的方子,保准老夫人药到病除!”
药到病除的底气是身旁的阿娘给哒!
老夫人将信将疑,世子夫人却高兴得很,“快,绿枝,快快笔墨纸砚伺候。”
绿枝看了老夫人一眼,见老夫人没反对,才应声去做准备,“是,世子夫人。”
没一会儿,一旁罗汉榻的小木几上便铺好了文房四宝。
丫丫提笔就开始写方子:知母一钱、柴胡半钱、黄芪两钱、黄柏一钱、黄芩两钱半、.
一连串写了三十几味药。
写完后,丫丫拎起方子用小嘴吹了吹,笔墨半干后便递给阿娘看,“阿娘,你看我开的方子对不对?”
听到丫丫的问话,老夫人脸一僵,为何有种不祥的预感,这丫头不会是在拿她试药吧?
不过老夫人倒也不怕,这方子她定是不会用的。
不过这小丫头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病症一条条讲得那么清晰,说不得病根还真出在肾上。
老夫人决定了,明日便差人用伯爷的名帖去太医院请擅长内科臌胀之症的卢太医来看诊。
若卢太医也这般说,那她才会真信。
不过若要吃药,她也只吃卢太医开的药,才不为这小丫头试药!
刘施语接过方子看了一下,满意地点点头,这张方子极为对症,药材配伍合理,正是治阴阳两虚症的良药。
这才短短两年时间,丫丫就能出师,刘施语不得不感叹,宝贝女儿在医药一道上的天赋连她都有所不及。
“是张好方子,丫丫真棒!”
“嘻嘻,都是阿娘教得好~”
母女俩旁若无人地互夸起来,让肃宁伯府的人看傻了眼。
大庆朝以谦虚为美德,他们倒是第一次见这般奇葩的母女。
倒是白云嫣有些羡慕丫丫与她阿娘的相处模式。
若母亲也能常常这般夸她,该有多好。
有了阿娘的认可,丫丫便更有底气了,拿着药方看了看老夫人,又看了看世子夫人,最终把药方拿给了世子夫人。
“世子夫人,这张药方先让老夫人吃个七日,七日之后就会有明显的好转。不过阴阳两虚之症并不是一朝一夕能治好的,得长期调理才行。
七日之后,得再根据老夫人的身体变化再调整药材剂量和具体配方。放心,老夫人的病治起来虽费时,却不难治。”
丫丫顶着个肉呼呼的小脸蛋板着小脸说着老成的话,小模样可爱极了。
世子夫人笑着接过药方,“有劳小神医。”
丫丫笑嘻嘻地点着小脑袋,“不客气,救死扶伤乃医者本心。”客套话她还是会学着阿爹说上一两句的。
救死扶伤!
老夫人哼了一声,这小丫头说话真不中听,她还没死呢!气哼哼地转过头继续面壁去。
而白云嫣两眼愣愣地盯着丫丫,心里矛盾得很,既希望丫丫的药方真有用,能把她嫡亲的祖母治好;又许是嫉妒母亲待这乡下小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