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连升三级官居从五品
一场血腥的屠杀来得突然,结束得也突兀。
利落地砍完人头后,赵都尉一声不吭就带着三百精锐走了。
离开时,他一声招呼都不跟白致清打,甚至连白致清的质问都不屑于去回答,沉着脸走了。
弃车保帅不是他想选的路,他是被逼无奈。
死去的这一百零一人,若要怪便去怪那白县令,若不是白致清不知好歹地妄图改变阿坝局势,事情就不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赵都尉没觉得自己有错,他所有的选择都是为了保全黎州军的未来。
杀人灭口,白致清及身后之人抓不到他的把柄,他暂时是安全了。
只是,赵都尉心中的怒火却更盛了,他虽不觉得手刃亲兵有错,但他也是人,也会难过,所有的难过汇成无尽的恨意。
他想杀了白致清!
他的根基在黎州,他不允许有人妄图毁了他的根基。
赵都尉想得很清楚,白致清背后那只手固然重要,但白致清作为棋子也很重要。
执棋者手中须执子才能下棋,他若能把白致清这颗棋子毁了,短时间内,那只无形的手便下不了这盘棋。
所以,白致清不能活!
只是……亲眼见了白致清后,赵都尉明白李良所言非虚,白致清确实是练家子,而且身手应该不下于他。
再加上那一群“商队”成员也个个都是高手,有众多高手相护,想悄无声息地杀了白致清太难了。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能莽撞。
赵都尉带着心情沉重的黎州军精锐返程,他们前脚才离开阿坝县城,天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阿坝的冬季和初春是罕季,如此大雨在罕季实属罕见。
雨水冲刷着地面,试图洗净一地血污,可那一百零一具尸体的血液还没凝固,在雨水的冲刷下越流越多,县衙所在的这条主街迅速被染红。
离去的那三百精锐,脸上一片湿泽,不知脸上是雨水,还是参杂着雨水的泪水。
看着一地身首分离的尸体,白致清神情冷淡。
他并不同情死去的“劫匪”,这些人该死,他只是觉得这些人死亡的方式太过憋屈,死在自己人手上,身首上的刀口似在无声地尽情嘲讽。
这样的黎州军不该存在!
雨越下越大,一百零一人的血也流干了,街面上的红色渐渐稀释,直到最后淡到失了颜色。
暴雨加尸体,瘟疫的绝对温床。
白致清皱眉看着这一百零一具尸体,就这么扔着也不是一回事,还是得尽快处理了才是。
火化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
但下着雨,尸体都浇湿了,不好烧。
而且,听说烧尸的过程跟烤肉无异,白致清怕留下心理阴影,被迫成为素食主义者,便放弃了火化这个选择。
那便挖个大坑,埋了吧。
白致清带着众人离开县城,到县郊处寻了个地,以身作则冒雨挖坑。
商队成员边挖边吐槽,“他娘的!这些孙子打劫老子,老子居然还得管他们的身后事!这叫什么事儿!”
嘴里虽抱怨着,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一铲下去轻轻松松撬起一大片土,那利落的动作,那紧绷的肌肉,直接让衙门三傻看傻了眼。
三傻终于明白,为何一百名黎州军打不过二十八名商贩,这是绝对实力的碾压。
白县令阵营的人个个是高手,惹不起哩!
雨霹雳哗啦地下了整整三个时辰,等雨停后,坑挖完了,人也埋了。
县衙前的大街一片泥泞,泥泞中却看不见一丝血腥。
暴雨把屠杀后的痕迹冲刷得干干净净,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白致清不能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他知道阿坝县的百姓都在看着,也都在等着他的反应,他更知道赵都尉虽走了,但麻烦或许才刚刚开始。
路还得继续走下去,他得想办法给百姓安全感才行。
大屠杀的次日,白致清带着自家娘子配的防疫药包,带上下属一一上门安抚百姓。
他对外来的商人承诺,若是他们愿意继续留在阿坝做生意,白家商队会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货源;若有商队想继续带队行商,也可以跟着白家商队同进同出,由白家商队保护他们周全;若有人真想离开,他也不强留。
白致清的诚意之举打动了绝大多数人。
只有极少数几人选择离开,这些人的离开并不会影响大局。
安抚只是第一步,白致清接下来要做的是实现承诺,让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安全。
此事过后,赵都尉倒是沉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