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今日下了这样一个荒唐的命令,居然没有人激烈反对?
都觉得女帝的意志不可更改,自己就主动地退了一步?
这次,连质疑都浮于表面,甚至开始期待起了女帝带出来的人有多厉害?
居然反倒关心起了女帝的安危,要为女帝出谋划策,让楚越风更好地执掌兵权的同时还要让对方忠心不改?
话里话外都是,我们其实也不想阻拦女帝,但身为臣子,还是得意思意思表示一下,履行臣子职责,起到劝谏作用。
所以宰相你赶紧带头给我们出个主意。
去给女帝一个台阶,也给我们所有人一个台阶下吧。
听出了大部分臣子浮躁的言语之下隐藏的含义。
李申青几乎是费尽了多年来练就的养气功夫,才没有当场拂袖而去。
这些人居然下了朝也不回去,也不去玉清宫门口跪着求见。
就在这紫宸殿上七嘴八舌地讨论。
瞧瞧周围分明还没散尽的禁卫军。
所有人也都隐约知道,女帝手中似乎还有一支众人所不清楚的隐秘的强大力量,指不定现在就在暗处看着。
满朝文武,摆明了是在这紫宸殿上演戏给女帝看呢。
而在群臣眼中,他这个最早不惜得罪摄政王,就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支持女帝的宰相,就是正宗的女帝心腹。
都想从他的态度中探知一二。
现在将他围在中间,也想他先做点什么。
宰相一张风骨凛然、忧国忧民的面上满是肃然。
他眼睛微微眯了眯,想到这些日子寄出去还未收到回复的密信。
今天是不是回府后再写一封?
不过,当下,他这个宰相还真的不能什么都不做。
于是,“耐心”听完了围在自己周围的大臣们的讨论的李申青,面色正气凛然地说道:“诸位大人的意思,本相已然知晓,身为臣子,上述己见是我等分内之事,无论陛下如何定夺,但诸位大人的建议,本相定然代为带到。”
“本相现下便去求见陛下,诸位大人可有愿同行的?”
群臣“心满意足”地停止了讨论。
说实话,女帝发怒,有点吓人的。
说来奇怪,尽管女帝只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但冷着脸那一身气势却无比摄人。
最主要是他们被打脸了一次又一次,实在不敢当着这枪口上撞上去。
因为,他们已经能猜到女帝听见反对会说什么了。
“那爱卿可有助大慕兵力提升之法?”
“朕还未见识过爱卿的带兵领将之才,不如现下便回府收拾了东西赶往边境?”
“这位大人,你只提反对,却绝口不提建议,这样的差事,随便大街上拉一个三岁稚儿也能做……”
大概就是诸如此类的。
不知为何,女帝说话大多数时候还是很礼貌的,也没有发怒到失去理智、情绪失控。
但那冷淡的语气带着淡淡的嘲讽,却总能将人讽刺地不敢抬头、颜面全无。
但他们又觉得女帝说的没错。
你行你上,能提建议就提,出口没有任何作用干脆就闭上嘴巴……
因此,他们现在不敢顶风就去玉清宫门口求见。
在这紫宸殿上做戏也大都说出了一点自己的见解、尽量显得言之有物一点,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相信他们说的话,回头就会被呈上在女帝案桌。
剩下的,就要靠宰相了!
宰相真的是不容易,但身居高位,就该承担更多。
“我等在宫门外静候大人佳音。”
意思就是,宰相大人,您还是独自一人去见陛下吧。
定远将军袁尚青本来是想跟上去的,但脚步一动便被素来与他交好的兵部侍郎给拉住了。
身材魁梧、面色不太好的兵部侍郎皱眉制止他:“我劝你不要去自取其辱。”
袁尚青虎目圆睁,“你什么意思?”
做什么说话这么不客气?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那楚越风当真很厉害?”
兵部侍郎面色复杂地点了点头:“起码一个人打十个你不是问题。”
?
袁尚青止住了脚步。
……
其他的武将也默默止住了脚步。
他们的心里反倒没有文官那么多的弯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