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拥兵自重,恰逢乱世,展现才能,可东征西讨这么多年,却什么也没有,如今又到生死存亡之秋。
武关虽然险峻,可也很难挡住张绣的五万大军。
钟繇会给他派援兵吗?哪里还有援兵?
这时只见张绣大营中飞马而出一员小将,一直来到了关下。
守关的兵士立刻紧张起来,弓弩手将箭塔弦上。
梁兴摆了摆手,弓弩手又把箭放下。
对方来了一人,兵士们便紧张起来,可见,士气已经低落到什么程度。
“关上之人听着,我乃骠骑大将军麾下先锋王平,奉我家主公之令,给梁兴将军送一封信!”
“送信?”梁兴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心中有些明悟。
此时,张绣给自己送信,自然是劝降的。
那他倒要看一看,张绣在信上说些什么。
于是命令兵士放下一根绳索,绳头系着一个篮子。
王平将信放在篮子里面,拨转马头退回了大营。
当然,像这种情况送信,也可以直接用箭信,射上城头。
但二者的意义不同,箭信代表着一种威胁和强制,这样送上去则给了梁兴足够的尊重。
梁兴打开信,仔细看了一遍。
张绣在信中并没有傲慢的言辞,相反,还没有忘记二人的同乡之情,并且肯定了自己斩杀李傕,平定长安之乱的功绩。
不过在后面说的很明确,只给自己五天时间。
若是不降,破关之后,鸡犬不留!
这一点,梁兴相信是真的。
攻破武关,张绣肯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到那时,他会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守关之人身上。
归降张绣,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他的家眷都在长安城中。
一旦自己归降,钟繇肯定会将他们全部斩杀。
到底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