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赞叹这里确实是个险峻的好去处。然而,住了几天后,他发现李忠和周通并非慷慨之人,行事吝啬,因此产生了下山的念头。
尽管李忠和周通苦苦挽留,鲁智深却坚持要离开。他推说自己已经出家,不愿再落草为寇。两人见状,只好答应他明日下山,并承诺将所得财物全部送给他作为路费。
第二天,山寨里宰羊杀猪,准备了送行的筵席。金银酒器也被摆放在桌上。就在大家即将入席饮酒之际,小喽啰突然来报,说山下有两辆车和十几个人正朝山上而来。李忠和周通听到报告后,立刻点起众多小喽啰下山迎敌,只留下一两个人侍候鲁智深饮酒。
两位好汉对鲁智深说:“哥哥请自便再喝两杯,我们两个下山去取些财物来,就为哥哥送行。”交代完毕后,他们便率领众人下山去了。
鲁智深独自在山上饮酒,心中却不满李忠和周通的吝啬。他寻思道:“这两个人好生悭吝,明明有许多金银,却不肯送与俺。非要等他们去打劫别人的财物来送给洒家,这岂不是把官路当人情,只苦别人!洒家得让这两个家伙吃一惊。”
于是,他叫来几个小喽啰,让他们筛酒来吃。刚吃了两盏酒,他突然跳起身来,两拳打翻了两个小喽啰,迅速用搭膊将他们捆作一团,并在他们口里塞了些麻核桃以防他们叫喊。
接着,鲁智深取出自己的包裹打开,将不必要的东西都撇在一边,只拿了桌上的金银酒器。他将这些酒器踏扁了塞进包里,又在胸前度牒袋内藏了真长老的书信。跨上戒刀、提起禅杖、顶起衣包后他便出了寨子。
到后山一望他发现四周都是险峻之地并没有深草可以藏身。“如果我从前山走一定会被那帮家伙撞见不如就从这里滚下去。”于是鲁智深先将戒刀和包裹拴好望下丢去然后又将禅杖也扔了下去。接着他身体一滚骨碌碌地直滚到山脚边竟然没有受伤。
鲁智深迅速跳起来找回了包裹、戒刀和禅杖然后迈开大步直奔东京而去。
且说李忠和周通下了山,正好迎上了那十几个人,他们手里都拿着各种兵器。李忠和周通挺着长枪,小喽啰们呐喊着,一起冲上前去,大声喝道:“你们这些过路的,识相的就留下买路钱!”那伙客人中有一个便拿着朴刀来与李忠交战,两人一来一往,斗了十几个回合,竟然不分胜负。
周通看得大怒,冲上前去,大喝一声,众小喽啰也一齐涌上。那伙客人抵挡不住,转身就逃。有几个跑得慢的,被小喽啰们搠死了七八个。李忠和周通劫了车子和财物,带着胜利的歌声,慢慢地回到了山上。
到了寨子里一看,只见两个小喽啰被捆在一起丢在亭柱边,桌子上的金银酒器都不见了。周通解开了小喽啰的捆绑,询问他们详细情况:“鲁智深哪里去了?”小喽啰回答道:“他把我们两个打翻捆了起来,然后把所有的器皿都卷走了。”
周通听后骂道:“这个贼秃子果然不是好人,竟然被他得手了。他从哪里跑了?”于是大家开始四处寻找鲁智深的踪迹,一直找到后山。只见一带的草木都被压平了,像是有人从上面滚下来一样。
周通看了看说道:“这个秃驴真是个老手贼滑的家伙,这么险峻的山冈他竟然能从上面滚下来逃走。”李忠也气愤地说道:“我们追上去找他算账去!也好让他羞愧一场。”
周通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贼已经走了,关门也无济于事,何况我们也未必追得上。就算追上了,也未必能从他手中夺回财物。万一有个闪失,我和他联手也敌不过他,以后再见面就难了。不如就此罢手,以后或许还能好相见。”说完,他便提议将车上的包裹打开,将金银绸缎分为三份,他和李忠各取一份,剩下的一份赏给众小喽啰。
李忠听后有些过意不去,说道:“是我不该引他上山,害你损失了这么多财物。我的这份就给你了。”周通却摇头道:“哥哥,你我同生共死,何必这么计较。”两人随即分配了财物,继续在桃花山打劫为生。
且说鲁智深离了桃花山后,一路疾行,从早晨直走到午后,大约走了五六十里路。此时他肚子饿得咕咕叫,路上又找不到打火的地方。他心中暗想:“早上只顾着赶路,没顾上吃东西,现在该去哪里找点吃的呢?”他东张西望间,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阵阵铃铎之声。
鲁智深心中一喜:“好了!这铃声不是来自寺院就是宫观。风吹得檐前铃铎作响,我且去那里寻些斋饭吃。”于是他顺着铃声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