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白话水浒 >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我已经想好了。我们现在收拾好行李,一起去石碣村三阮家里。”

晁盖有些疑惑:“三阮是打鱼的人家,怎么能安顿我们这么多人呢?”吴用解释说:“兄长,你想得不够周到。石碣村靠近梁山泊,如果我们被追捕得紧,就可以入伙梁山泊。”晁盖听后说:“这个主意正合我意,但只怕他们不肯收留我们。”吴用则说:“我们有的是金银,送些给他们,便能入伙。”

晁盖听后决定:“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商量好。吴先生,你和刘唐带着几个庄客,先去阮家安顿好,然后在旱路上接我们。我和公孙先生随后就到。”于是,吴用和刘唐将打劫得到的生辰纲金珠宝贝装了五六担,让五六个庄客一起吃了酒食,然后带着这些财物,一行十余人前往石碣村。

在庄园里,晁盖和公孙胜忙着收拾行李。对于那些不愿意去的庄客,他们给予了一些钱物,让他们自行离开;而那些愿意去的庄客,则帮忙整理财物、打包行李。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逃亡做准备。

有诗为证:太师符督下州来,晁盖逡巡受祸胎。不是宋江潜往报,七人难免这场灾。

宋江骑马迅速回到住处,然后立即赶到茶坊,看到何观察正在门口等候。宋江解释道:“观察久等了,因为村里有个亲戚找我谈些家务事,所以耽误了些时间。”何涛说:“有劳押司引路。”宋江便邀请何观察到县衙去。

两人进入衙门,正好遇到知县时文彬在厅堂上处理事务。宋江将密封的公文递给何观察,引领他走到书案旁,让衙役挂上回避牌。然后宋江上前禀报说:“奉济州府的公文,因为贼情紧急,特派遣缉捕使臣何观察来此下达文书。”

知县接过公文拆开,当即就在厅堂上阅读,看完后大吃一惊,对宋江说:“这是太师府派遣的官员来要求立即回复的任务。这一伙贼人可以立即派人去捉拿。”宋江建议说:“白天去恐怕会走漏消息,只能派人晚上去捉拿。只要捉到晁保正,其他六个人也就有下落了。”

知县时文彬说:“东溪村的晁保正闻名是个好汉,他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随即他叫来县尉和两个都头,一个姓朱名仝,一个姓雷名横,这两个人也非等闲之辈。他们商量了具体的捉拿计划,准备在夜间行动,以免打草惊蛇。

朱仝和雷横两人来到后堂,领了知县的命令,和县尉一起上了马,直接到尉司点起马步弓手和士兵一百多人,与何观察以及两个虞候一同去捉拿人。当晚,他们都带了绳索和兵器,县尉骑着马,朱仝和雷横也各自骑马,配备了腰刀、弓箭和朴刀,由马步弓手们前后簇拥着,从东门出发,直奔东溪村晁家。

到达东溪村时,已是一更时分,他们在一个观音庵集合。朱仝分析说:“前面就是晁家庄了。晁盖家有前后两条路,如果我们一起去打前门,他可能会从后门逃走;如果一起去打后门,他又可能从前门逃走。晁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那六个人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肯定不是善茬。他们都是亡命之徒,如果一起冲出来,再加上庄客的协助,我们恐怕难以抵挡。因此,我们只能声东击西,等他们乱窜时再下手。不如我和雷都头分兵两路,我带一半人步行去后门埋伏,等听到呼哨声为号,你们就从前门打进去,见一个捉一个。”

雷横同意道:“你说得对。朱都头,你和县尉相公从前门打进去,我负责截住后路。”但朱仝摇头说:“贤弟,你有所不知。晁盖庄上有三条活路,我平时都看在眼里了。我去那里能认得路数,不用火把也能看清。你还不熟悉他的出没地点,如果走漏了风声就麻烦了。”

县尉同意朱仝的计划,说道:“朱都头说得是,你带一半人去。”朱仝却回答:“其实只需要三十来个人就足够了。”于是,朱仝领了十个弓手,二十个土兵,先行前往晁家庄的后门埋伏。

县尉再次上马,雷横则把马步弓手都部署在前后,保护着县尉。土兵们都在马前,手持火把、欓叉、朴刀、留客住、钩镰刀等各种兵器,一同奔向晁家庄。

当他们到达庄前时,还有半里多路,就看到晁盖庄里已经燃起了火焰,从中堂开始烧起,黑烟滚滚,红焰飞腾。他们又走了不到十几步,只见前后门和四面八方都约有三四十处火势在蔓延,整个庄子都被火焰笼罩。

雷横手持朴刀冲在前面,背后的土兵们大声呐喊,一起把庄门打开,扑入里面查看。火光照亮了整个庄子,如同白昼一般明亮,但他们并没有发现一个人影。

这时,后面突然传来呐喊声,叫喊着要捉拿前面的人。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