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中所说:“古人交谊断黄金,心若同时谊亦深。水浒请看忠义士,死生能守岁寒心。”
林冲看到晁盖做事宽宏大量,慷慨仗义,并且把各家老小都安顿在山上,突然思念起自己在京师的妻子来。他不清楚妻子现在是否还安好,于是就把自己的心事详细地告诉了晁盖:“自从我上山之后,我一直想把妻子接上山来。但因为王伦心术不正,生活难以安定,所以一直拖延到现在。现在她在东京流落,生死未卜。”
晁盖听后说道:“贤弟既然有家人在京,为何不去接来团聚呢?你快写封信,我派人下山去,星夜兼程把她接上山来,也好让你了却这桩心事。”林冲当即写了一封信,派了两个自己信得过的小喽啰下山去了。
过了不到两个月,小喽啰回来了,向林冲报告说:“我们到东京城内殿帅府前找到了张教头家,但听说娘子被高太尉威逼成亲,已经上吊自杀身亡,去世已经半年了。张教头因为过于悲痛和忧虑,也在半个月前病逝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女仆锦儿,已经招赘了一个丈夫在家生活。我们向邻居打听,也是这么说的。我们确认了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后,才回来向头领报告。”
林冲听了这个消息,泪流满面,从此断绝了对妻子的挂念。晁盖等人听了这个消息,也都感到非常惋惜和悲痛。从那以后,山寨中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了。大家每天只是操练兵马,准备迎战官军的进攻。
有一天,梁山泊的众头领正在聚义厅上商议事务,突然有小喽啰上山来报信,说道:“济州府的军官带领约有一千人马,乘着四五百只大小船只,现在已经在石碣村的湖荡里驻扎下来了,特此来向头领报告。”晁盖听后大惊,急忙请军师吴用商议对策,问道:“官军即将到来,我们应该如何迎战?”
吴用笑着安慰晁盖道:“兄长不必担忧,我已经有了应对之策。自古以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兵家常事。”说完,他随即召唤阮氏三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低声对他们吩咐了一番;接着又叫来林冲、刘唐,也秘密地交代了任务;最后又叫来杜迁、宋万,也分别做了安排。
另一方面,济州府的府尹已经派遣了团练使黄安和本府的捕盗官,带领一千多人马,强行征用本地的船只,从石碣村湖荡分兵两路,打算夹击梁山泊。他们计划一路从水路进攻,另一路则从陆路包抄,企图一举拿下梁山泊。
团练使黄安率领着官兵,登上战船,他们摇动旗帜,呐喊着,气势汹汹地冲向金沙滩。当他们逐渐靠近金沙滩时,突然听到水面上响起了呜呜咽咽的号角声。黄安疑惑地问道:“这不是画角的声音吗?”然而,他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战斗已经迫在眉睫。
黄安迅速将船队分成两路,驶入芦花荡中,准备从两侧包抄敌人。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看到水面上远远地驶来了三只船。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其中四个人划着双橹,船头上则站立着一个人。这些人头戴绛红巾,身穿红罗绣袄,手中各持着一根长杆兵器“留客住”,三只船上的人打扮得一模一样。
有人认出了这三只船上的人,对黄安说道:“这三个人分别是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黄安听后,立刻命令众人:“你们跟我一起并力向前,抓住这三个人!”于是,两边四五十只船一齐发出呐喊声,奋勇向前冲去。
然而,那三只船却似乎并不惧怕他们的攻势。只见他们唿哨了一声,然后一齐掉头往回驶去。黄安见状,急忙挺起手中的长枪,向前追去。他大声喊道:“只顾杀这些贼人,我自有重赏!”
那三只船在前面行驶,背后的官军船上不断射箭射击。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各自从船舱里拿出一片青狐皮来遮挡箭矢,保护自己不被射中。后面的船只一直追赶,但却始终赶不上那三只船,距离逐渐拉远。
就在这时,黄安背后的一只小船飞快地划过来,向他报告了一个坏消息:“不要再追了!我们那一条冲进去的船,被他们全部杀入水中,连船都被夺走了。”黄安大吃一惊,问道:“怎么会落到那帮贼人手里?”小船上的人回答道:“我们正行船时,看到远处有两只船驶来,每艘船上各有五个人。我们并力追杀过去,但追了不过三四里水面,突然从四周的小港里钻出了七八只小船,船上的弩箭像飞蝗一样射向我们。我们急忙掉头回船时,来到了一个狭窄的港口,只见岸上有二三十人,两头拉着一条大篦索,横截在水面上。我们正准备上前查看时,又被他们岸上像雨点一样砸来的灰瓶石子打中,众官军只得弃了船只下水逃命。我们好不容易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