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沿着小路走去。
李达急忙跑到财主家报告,然后领着十多个庄客火速赶回家中。然而,当他们到达时,却发现母亲已经不见了,床上只留下了一锭大银子。李达看到这锭大银子,心中猜想:“铁牛留下银子,肯定是背着娘去哪里藏起来了。一定是梁山泊的人来接应他。我如果追去,恐怕会遭他毒手。他想必是背着娘去山寨里享福了。”
众人找不到李逵,也无可奈何。李达对庄客们说:“这铁牛背着娘不知往哪条路去了。这里的小路错综复杂,我们怎么追得上他呢?”庄客们见李达也没办法,便各自回家了。
再说李逵这边,他怕李达带人追来,背着娘只往乱山深处的僻静小路走。眼看着天色渐晚,周围的景象也变得越来越荒凉。远处的山峦被晚霞笼罩,奇峰异石若隐若现;乌鸦纷纷飞回林中栖息,各种鸟儿在树梢喧哗。一行行大雁从长空中坠落,飞入芦苇丛中;萤火虫在野外的小路上点点闪烁,依附在腐草之间。茅草和荆棘夹杂在小路两旁,不时传来更鼓的声音;古老的树木和悬崖峭壁上,时而出现龙蛇的影子。秋风吹起金黄的败叶在空中飘舞,霜气弥漫在整个深山中。
当下,李逵背着母亲走到了沂岭下,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由于母亲双眼失明,无法分辨时间。然而,李逵却清楚地知道,只有翻过这条沂岭,才能找到人家借宿。于是,母子俩趁着星光明亮,一步步艰难地爬上了山岭。
在背上,母亲口渴难耐,她对李逵说:“我儿,如果能找到一点水喝就好了。”李逵回答道:“母亲,你再耐心等待一下,等我们翻过岭去,找到人家借宿后,我再做些饭给你吃,并找水给你喝。”母亲说:“我今天中午只吃了些干饭,现在口渴得受不了了。”李逵也感到自己的喉咙干燥得像要冒烟一样,他安慰母亲说:“你再坚持一下,等我背你到岭上后,我一定找水给你喝。”母亲哀求道:“我儿,我真的渴得受不了了,快救救我吧!”而李逵此时也已经疲惫不堪,他强撑着说:“母亲,你再耐心等待一下,我马上就去找水。”
终于,李逵背着母亲艰难地爬到了岭上的一块大青石旁。他把母亲轻轻地放下,将朴刀插在旁边,然后叮嘱母亲说:“母亲,你就在这里耐心坐一下,我马上去找水来给你喝。”说完,他顺着溪涧的水声寻去。
李逵扒过了两三处山脚,终于来到了溪涧边。他看到一溪清澈的水流正在欢快地流淌着。他捧起水来自顾自地喝了几口,感觉清爽无比。然后他开始思考如何能将这溪水带回去给母亲喝。他四处张望想要找到一个可以装水的容器但周围除了石头和树木什么都没有。
突然他抬头看见远处的山顶上隐约露出一个庵堂的影子。李逵心中一喜想道:“那里有庵堂必定有香炉之类的东西可以用来装水。”于是他立刻顺着山坡上的藤蔓和葛草攀爬上去。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来到了庵堂前。
李逵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座泗州大圣的祠堂。他环顾四周发现面前有一个石香炉。他试着用手去搬动它却发现这个石香炉是和座子一起凿成的根本无法搬动。
一时间,李逵怒火中烧,他竟连那座子一起搬起,狠狠地磕在石阶上,终于将香炉磕了下来。他拿着香炉再次走到溪边,将香炉浸入水中,拔起乱草洗净后,装了半香炉的水,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沿着原路,磕磕绊绊地走上了山岭。
当他走到松树旁边时,却发现石头上已经不见了母亲的身影,只有朴刀还插在那里。李逵大声呼喊母亲来喝水,但却没有任何回应。他定住眼神,四处张望,却怎么也找不到母亲。他走了不到三十步,突然发现草地上有一段血迹。李逵心中越发疑惑,他顺着血迹找去,最后来到了一处大洞口。只见两只小虎正在舔食一条人腿。
李逵心中顿时明白过来:“我从梁山泊回来,特地来接母亲享福。千辛万苦背她到这里,却被你们给吃了!那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他心中怒火熊熊燃烧,黄须竖立起来,手中朴刀紧握向前冲去。两只小虎被吓得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但被李逵手起刀落先搠死了一只。另一只小虎见状立刻钻进洞里去了李逵紧随其后也将其搠死。
然后李逵钻进了大虫的洞里潜伏在里面观察外面的情况。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地朝窝里走来。李逵怒吼道:“正是你这畜生吃了我娘!”他放下朴刀从胯边抽出腰刀准备与这母大虫一较高下为母亲报仇雪恨。
那母大虫走到洞口,先把尾巴往窝里一扫,然后后半截身躯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