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本奏。”
御史台的谏议大夫起身。
天子的脸色瞬间难看起来,沉声道:“今日是为大将军接风洗尘,不议政事。”
“陛下。”
谏议大夫道:“臣要参奏的正是镇北大将军刘烨。”
“放肆。”
天子发怒:“你是存心给朕添堵不是?”
“臣为国为民,为陛下分忧。”
谏议大夫脸色冷漠,指着刘烨道:“臣参刘将军四条,一没有兵部调令,擅自调兵,肆意攻伐,目无法纪,自无陛下。二则私铸兵甲,招兵买马,欲图不轨。
三则没有上奏朝廷,擅自与草原部落苟合,丧我天朝国威。
四则圈养私兵,柔然三旗,龙骨三旗皆奉其为主,其中精骑逾十万。”
抛砖引玉,投石激浪,马上就有第二个谏议大夫起身,气势汹汹:“臣也要参刘将军三
条罪,劫掠清凉百姓,擅营盐铁,勾结胡人部落,养寇自重。”
“臣参刘烨三罪,一位攻讦北凉,擅夺大散关,二为目无尊长,擅自将令狐部落公主收入府内,三为侮儒,曾在将军府前,辱骂儒生。
“臣参刘烨十罪。”
“臣参刘烨七罪。”
“臣参刘烨三罪。”
那些个御史台的谏官,一个个争先恐后,大到勾结北蟒,小到衣食住行,但有不合规矩的,便要参上一本,当真是事无巨细,鄙能挑出毛病。
然后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员紧随其后,瞧那模样,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
右手方的矮桌旁,刘烨脸色不变,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自顾自的喝着酒,浑然没理会这些人的参奏。
龙椅上,天子的脸色越来越黑,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那冷漠的眼神,让满朝的文武心底发颤。
而那些御史台的言官,却浑然不惧,天子越怒,他们便越是高兴。
最好能因言获罪,推出去砍头,也好在青史之上,留下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