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3年秋,晋成公和赵盾在与楚国的博弈争霸中诸事不顺。/3\8′看′书·网′ /更~新*最*快,
先小弟郑国被楚庄王揍了,自己不敢和楚庄王爆发正面冲突,于是晋、卫联合攻陈,想借此削弱楚国同盟。
结果陈国凭借严密防守,楚庄王立即救援陈国,最后让晋军无功而返。
与此同时,赤狄先是侵犯怀地,邢丘和温地,现在又派大军进犯晋国边境,他们这次趁着秋收,突然袭击晋国。
他们直接收割向邑(河南济源)及阴邑(河南孟津)的庄稼后迅速逃窜,虽未对晋国造成致命打击,却如芒在背,隐患重重。
而楚国这边,楚庄王亲率大军攻打郑国,郑国难以招架,无奈与楚国媾和。这一系列事件,让晋成公和赵盾深深感受到楚庄王带来的巨大压力,楚国在楚庄王的领导下日益强盛,对晋国的霸主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
赵盾深知,若想维持晋国的霸主之位,必须采取行动重振晋国的威望。
经过深思熟虑,他向晋成公建议,以盟主身份迅速举行诸侯会盟,借此重新凝聚各方力量,展示晋国的实力与影响力。晋成公采纳了这一建议。
公元前602年秋,晋、宋、卫、郑、曹、鲁诸国国君齐聚黑壤(山西沁水)举行会盟。
这场会盟原本是晋国彰显霸主权威的契机,可意外却发生了。?3/捌,墈·书/蛧- ^庚′辛·醉¢快?鲁宣公因为在晋成公即位时,未曾前往晋国朝贺,也没有派出使者祝贺。
并且鲁国最近和楚庄王走的很近,齐鲁都打着小算盘,想要借助楚国要挟晋国,想要吞并莱国和莒国。
晋成公和赵盾那里允许齐国和鲁国破坏目前的政治格局,于是以鲁宣公不尊敬晋成公为由,决定不准鲁宣公参与会盟。
鲁宣公勃然大怒,自觉遭受了晋国的奇耻大辱,无奈之下只能立即返回鲁国。这次会盟的波折,无疑让晋国的霸主形象受到了一定影响。
因为鲁宣公回国后,就立即与齐惠公会面,齐鲁商讨共同攻打莱国,准备瓜分莱国。
齐惠公道:“如今晋成公和赵盾仗着自己晋国强大,不把我们齐鲁放在眼里。
南方楚庄王如今风头正盛,楚晋争霸迫在眉睫,先前他就派斗克黄前来联盟。
如今晋成公既然和我们闹翻,我们与楚国结盟,然后乘机攻打莱国,瓜分其领土” 。
于是齐惠公和鲁宣公一拍即合,联合派出使者出使楚国,楚庄王得知黑壤盟会晋国和齐国,鲁国失和。
楚庄王大喜,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于是立即将晋国最大,最强的两个盟友拉到楚国阵营,并且明确表示,楚国支持鲁宣公和齐惠公对莱国的领土需求。
当年冬天,齐、鲁两国联手攻打莱国(山东平度),侵占莱国过半领土,试图趁着楚国和晋国争霸,赶紧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天~禧?小¢说/网` ,首¢发*
与此同时,赤狄也不安分,再次向晋国发起攻击,晋国边境的局势愈发紧张。
在复杂的局势下,这场黑壤会盟并没有达到晋国预期的效果,未能有效遏制楚国的扩张,反而使得自己两个最大盟友齐鲁投靠楚庄王。
赵盾和晋成公出现如此重大的政治失误,使得晋国霸业岌岌可危 。
赵盾和晋成公看到齐鲁联合攻打莒国,背后定然是楚庄王怂恿,想要出兵讨伐齐鲁,但是齐鲁可是大国,军事实力非同一般,贸然前去讨伐,楚国定然介入。
问题是如今赤狄不断侵袭晋国,秦国也是蠢蠢欲动,如果讨伐齐鲁,不但要对付齐国,鲁国,楚国,还得提防秦国。
士会建议对于齐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先不要和他们闹翻,集中精力对付秦国,既然秦国使用阴谋诡计,我们也用,那就是联合白翟,主动进攻秦国,迫使秦国与晋国讲和。
只有安定住西部防线,咱们才能集中兵力对付楚国熊侣。
公元前601年夏,晋国与白翟的关系悄然发生了转变。往昔刀兵相向的双方,竟在谋士们的斡旋下,达成了联合的共识。
晋国人送给白翟粮食和布匹,白翟愿意与晋国并肩作战,共同攻打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