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辞,既贴合大明抚远柔远的传统国策,又为出兵寻得冠冕堂皇的大义名分,让军事行动兼具了道义上的正当性。
刑部尚书暴昭则从律法层面补充道:“陛下,帖木儿帝国的行径已触犯我朝律法底线——其公然收留从西域叛逃的部族余孽,为他们提供庇护所与粮草支持;更甚者,对弑杀我大明使者的凶徒百般包庇,拒不交出惩治,此等行为按《大明律》‘容匿叛逆’条定罪,当属十恶不赦,理当兴师问罪,以正国法。”
“且此战若能得胜,我朝便可在河中地区仿照关内建制设立刑狱衙门,选派精干法吏前往,将《大明律》及朝廷判例推行至西域以西的广袤区域。通过编订白话律法译本、设立巡回法庭、严惩部族私斗与叛乱行为,让诸部族明晓大明法度的威严——知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真正做到知法、畏法、守法,从此再无敢轻易叛乱者。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杜绝西域反复叛乱之患,确保边疆长治久安。”
工部尚书郑赐捧着厚厚一叠图纸上前奏道:“陛下,工部近年从未懈怠军械改良,新制的‘神威大将军炮’已完成实战测试——其铜铁复合炮管可承受更大膛压,射程较帖木儿帝国的回回炮远出三里有余,且炮弹装填速度提升近半,在旷野对战中足以形成压制优势。更重要的是,随军工匠营已配备全套铸炮模具与火药配方,可在西域就地取材铸造弹药,无需依赖关内转运。”
他展开一张工坊布局图,继续说道:“只要拿下河中地区,臣便可即刻在此建立三座大型冶铁坊——利用当地的铁矿资源,月产精铁可达五十万斤;同步设立两座火药局,以河中盛产的硝石、硫磺为原料,日产火药千斤以上。这些工坊不仅能供应前线军械修补、弹药补充,更能为后续西进的大军提供持续的军械支持,彻底解决远程作战中‘千里馈粮,士有饥色’的后勤难题。”
“如此一来,大军西进至里海、黑海沿线时,军械补给可就近从河中调运,比从关内转运节省近半年时间,成本降低七成。”
郑赐的话直指远程作战最关键的后勤保障可行性,瞬间打消了群臣对“劳师远征、补给难继”的疑虑,让出兵计划在技术层面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