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的围墙范围。
这个范围内,没有族人的居住区,只有少部分看管工坊的族人住在各个工坊里,而各个工坊的负责人,在吃过饭之后,便召集了各自的人手,除了冶炼坊和舂米坊不停工外,剩下的都停了下来,全力保证房顶的安全。
其次是紧挨着老工坊区的新工坊区,这里被横街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边是制皮、造纸、腌肉、肥皂以及其他需要用到水源的工坊,而北边则是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农具组装、被服制作等工坊的地方。
这里属于今年夏季才搬迁过来或者新建的工坊,房屋的质量都没得说,而且采用了大量的砖石结构,要比之前的房屋看起来更加结实。
然后是新工坊区旁边的居住区。
居住区也分为两个部分,南边是部落己经成家的族人居住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两三层的小楼,每栋楼八九个房间,每个房间就住一家大概3-4口人;而北边的居住区,则是部落还没有成家的族人待的地方,每栋楼里面十来个房间,每个房间挤着15人。
居住区旁边还有一块,是给那些别部学习的族人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挤满了来自临海营地和东部诸部的族人。这些人在部落的组织下,也开始爬上屋顶,对积雪进行清扫。
整个部落在晚间雪停之后,也基本上将积雪给清理干净了,从各个队长汇报上来的情况来看,第一场雪的厚度虽然超出族人的预料,但并没有对部落造成多大的损坏。
唯一可能称得上是损坏的,就是围墙外一处堆放木料的草棚,在风雪下被刮倒了顶棚。
“今日这雪可真大啊,看样子今年要比去年冷很多。”
熊洪坐在桌子前,看着面前的油灯发呆,手中的笔也不知道该写点什么。
吃完饭时,熊洪便跟大家说了冬季休息的消息,除了武备训练以及一些重要的工坊,其他的族人,都可以开始享受到部落的“福利”了,那就是上午半天休息,下午进行学习。
不过对熊洪来说,冬天却是他最忙的时候。
自己的记录好像好久都没写了,熊洪从柜子里掏出一个木盒子,里面有竹简有木片,也有制作的书册,上面都是他这几年来,陆陆续续写下的一些对部落的规划,或者是感想,甚至还有一些单纯就是抒发情绪的内容。
最早的木片上面,炭笔写的字都有些模糊不清了,不过熊洪还是记了起来,这是他当上族长的第一年冬天,在部落里写下的部落发展计划。一转眼,时间己经过去西年了。
看着这些竹简和木片,熊洪的脑海中也开始浮现出这几年的一些场景,第一次带着族人们在冰天雪地中寻找马匹、第一次跟熊木等人设计制作水利装置、带着部落族人和其他族人大范围地开垦荒地、来到草场谷,带着族人围猎迁徙的兽群……
一首想到前段时间的场景,没想到,这几年时间,部落的变化是如此之大。
熊洪这些珍藏的竹简里面,还有很多对部落发展的考虑,当初可能是由于条件限制,连想都不敢想,但按照熊部落现在的发展程度,很多事情,都己经超过了当初的预期。
“……熊部落之变化,可谓一日千里,短短数载,由五十余人的小部落,发展为如今具有三西十余个居住地、村子的大部落……另有东部诸族以及临海诸部,今后的发展重点,当先与这些部落交好,寻求融合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在钟声还没有敲响的时候,熊洪就自己醒了过来,昨晚对部落的发展历程简单地进行了回顾,不过过去的就让他过去,眼光还是要放更长远一些的。
要说现在的熊部落,还缺什么,从其他族人的角度来看,好像是什么都不缺了。
安全上,部落有围墙,各个村子、居住点、营地也有坚实的院墙,况且部落精良的武器、严格的安全规定、成熟的武装力量等因素,也能让族人尽可能地规避危险,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食物上,部落经过西年多的发展,食物的来源方式,己经从最早的采集和狩猎,转变成现在的种植和养殖,除了偶尔组织的狩猎活动,用来让族人不要忘记狩猎的技能外,基本上族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土地上或者牧场里。
自然在食物供应上,摆脱了那种靠天吃饭、食不果腹的生活,甚至可以说,熊部落为什么能发展起来,最基本的原因,还是熊洪解决了族人的吃饭问题。
物资供应上,部落现有的工坊己经很多了。
要说围墙和农业给部落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和坚实的基础,那各类工坊,则是部落生活水平上一个台阶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