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人家也不会说我没见过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效舜帝南巡的事儿,那可比一部书还精彩热闹,我偏偏没赶上,真是没福气。”
赵嬷嬷也感慨道:“哎哟哟,那可真是千载难逢的盛事!那时候我才刚记事,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船,修理海塘,就为了预备接驾一次,那银子花得就跟淌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赶忙接过话头:“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接驾。那时候我爷爷专门负责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儿,只要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接待。广东、福建、云南、浙江所有的洋船货物,也都是我们家经手的。” 赵嬷嬷接着说:“这事儿谁不知道呀?如今还有个口号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说的就是奶奶您府上。
还有现在江南的甄家,那气派可大了!就他们家接驾过四次,要不是我们亲眼所见,跟谁说谁都不会信。那银子花得简直跟土泥似的,世上所有的东西,在他们家都跟堆山塞海似的,‘罪过可惜’这四个字都顾不上了。”凤姐疑惑地说:“我常听我们家的老辈人也这么说,哪能不信呢。只是纳闷他们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神秘兮兮地说:“告诉奶奶您一句话,其实也就是拿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
谁家会自己花那么多钱去买这个虚热闹呢?” 他们正说得热闹,王夫人派人来问凤姐吃饭了没有。凤姐心里明白肯定有事等着她,就匆匆忙忙吃了半碗饭,漱了漱口准备离开。这时,二门上的小厮又来禀报:“东府里蓉、蔷二位哥儿来了。”贾琏刚漱完口,平儿端着盆伺候他洗手,看到贾蓉和贾蔷来了,便问道:“什么事儿?赶紧说。”凤姐也停下脚步,等着听听他们要说什么。
贾蓉首先上前回禀道:“我父亲派我来告诉叔叔,老爷们已经商量决定了,从东边那一带开始,借着东府的花园,一直延伸到北边,总共丈量好了,有三里半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用来盖造省亲别院。现在已经派人去画设计图样了,明天就能拿到。叔叔您刚回家,想必十分劳累,就不用到我们那边去了,要是有什么话,明天一早再请您过去当面商议。”贾琏听后,脸上带着笑意,赶忙说道:“多谢大爷费心体谅,我就不过去了。
说实在的,这个主意确实省事,盖造起来也容易;要是另外找地方,那可就更麻烦了,而且也不成个样子。你回去跟大爷说,这样安排非常好。要是老爷们还想改动,全靠大爷您从中劝阻,千万可别再另找地方了。明天一早我就去给大爷请安,到时候再详细商议。”贾蓉连忙答应了几个“是”。
这时,贾蔷又靠近了些,上前回禀道:“去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戏服等事情,大爷派了侄儿我,带领着来管家的两个儿子,还有单聘仁、卜固修两位清客相公,一同前往,所以让我来拜见叔叔。”贾琏听了,上下打量了一番贾蔷,然后笑着说道:“你能胜任这差事吗?这事儿虽说不算特别重大,但里头的门道可不少,有很多容易藏私的地方。”贾蔷也笑着回应:“我也只能边干边学,尽力把它办好。” 贾蓉在旁边的灯影下,偷偷拉了拉凤姐的衣襟,凤姐立刻心领神会,于是笑着说道:“你也太爱操心了,难道大爷还不如咱们会用人?
偏你又担心他做不好。谁一开始就什么都懂呢?孩子们都长这么大了,就算没吃过猪肉,也总看见过猪跑吧。大爷派他去,不过是让他当个领头的,难道还真指望他去跟人讲价钱、做买卖吗!依我看,这样安排挺好的。”贾琏说道:“那自然。我也不是要反对,只是少不得要替他盘算盘算。”
接着便问道:“这一项开销,从哪一处的银子里出呢?”贾蔷回答道:“刚才我们也商量到了这一点。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钱下去,江南甄家还帮我们收着五万银子。明天写一封书信,再带上一张会票,我们带着去,先支取三万两,剩下的二万两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以及各种帘栊、帐幔的时候再用。”贾琏听后点了点头,说:“这个主意不错。” 凤姐急忙对贾蔷说道:“既然这样,我有两个办事在行又稳妥的人,你就带他们一起去办这事,这可算是给你个方便了。”贾蔷赶忙赔着笑脸说:“我正想着要跟婶婶您要两个人呢,这下可太巧了。”
接着便问是哪两个人。凤姐转头问赵嬷嬷。此时赵嬷嬷早已听得入了神,平儿连忙轻轻推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赶忙说道:“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凤姐叮嘱道:“可别忘了,我这就去忙我的事了。”说完便转身出去了。贾蓉急忙跟出去相送,又悄悄对凤姐说:“婶子要是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吩咐我开个单子,让蔷兄弟带着去,叫他按照单子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