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接着说:“我们老太太、太太都是心地善良的人,全家上下也都喜欢做善事、乐于施舍,最爱修庙塑神了。
我明天写一个化缘的疏头,替你去募些善款。你就当这个庙的香头,攒了钱把庙修缮一下,再把泥像重新装潢一番,每个月给你些香火钱让你负责烧香,这样不好吗?”刘姥姥高兴地说:“要是能这样,我可就托那小姐的福,也能有几个钱用了。”宝玉又详细询问她那个地方的地名、庄名,离这里的远近以及具体的方位。刘姥姥随口编了一些说了出来。 宝玉对刘姥姥的话深信不疑,回到房间后,一整晚都在盘算这件事。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出门给了茗烟几百钱,按照刘姥姥说的方向和地名,让茗烟先去探探情况,回来再做打算。茗烟走后,宝玉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回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 好不容易等到太阳落山,才看见茗烟兴高采烈地回来。
宝玉急忙问道:“找到那个庙了吗?”茗烟笑着说:“爷,您当时说得不太清楚,可把我累坏了。那个地名和位置跟您说的不太一样,我找了一整天,才在东北边的田埂子上发现一个破庙。”宝玉听了,顿时眉开眼笑,连忙说道:“刘姥姥年纪大了,记错了也是有可能的。你快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茗烟说:“那庙门倒是朝南开的,可也破败得很。我找了一天正生气呢,一看到这个庙,就想着‘可算找到了’,赶紧就进去了。
结果一看那泥胎塑像,把我吓得赶紧跑出来了,那模样跟真的似的。”宝玉开心地笑道:“她既然能变化成人,自然会有些生气的样子。”茗烟拍着手说:“哪里有什么女孩儿,那分明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宝玉听了,啐了一口,骂道:“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茗烟委屈地说:“二爷,您也不知道看了什么书,或者听了谁的胡话,就信以为真了,把这种没头没脑的事儿交给我去办,怎么能说我没用呢?”宝玉见他着急了,赶忙安慰道:“你别着急。等改天有空了,你再去找找。
要是她真的是哄我们,那自然找不到了,可要是真有这么个庙,你不也积了阴德嘛。到时候我肯定重重地赏你。”正说着,只见二门上的小厮过来说:“老太太房里的姑娘们在二门口找二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