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里面。尤氏问还少谁的,林之孝家的回答:“还少老太太、太太、姑娘们的,还有底下姑娘们的。”尤氏又问:“那你们大奶奶的呢?”林之孝家的说:“等奶奶过去,这些银子都从二奶奶手里发,到时候就都齐了。” 说话间,尤氏已经梳洗完毕,吩咐人准备好车辆,随后前往荣国府,先去见了凤姐。只见凤姐已经把银子封好,正准备派人送去。
尤氏问道:“钱都收齐了?”凤姐儿笑着说:“都齐了,你快拿去吧,要是丢了我可不管。”尤氏笑道:“我可有点不放心,我得当面点一点。”说着,真的按数点了起来,结果发现唯独没有李纨的那一份。尤氏笑着说:“我就知道你在捣鬼,怎么你大嫂子的份子钱没有呢?”凤姐儿笑着说:“这么多钱还不够用?少一分也没什么,等不够了我再给你。”尤氏不依不饶:“昨天你在众人面前做好人,今天又来跟我耍赖,这可不行,我要去跟老太太说。”凤姐儿笑道:“你可真厉害。以后有事儿,我也跟你一样丁是丁卯是卯的,你可别抱怨。”
尤氏笑道:“你也怕了吧。要不是看你平时对我还算孝敬,我才不会放过你。”说着,尤氏把平儿的那一份银子拿出来,说道:“平儿,来!把你的钱收起来,等钱不够了,我再替你补上。”平儿心里明白,便说:“奶奶您先用着,要是剩下了,再赏我点别的。”尤氏笑道:“只许你主子作弊,就不许我送个人情?”平儿只好把钱收了起来。尤氏又说:“我看你主子这么精打细算的,弄这么多钱干什么用?用不完,以后带到棺材里去?”
说着,尤氏又前往贾母处。先给贾母请了安,说了几句闲话,便来到鸳鸯的房中,和鸳鸯商量如何操办生日宴会,怎样做才能讨贾母的欢心。两人商量得差不多了,尤氏临走时,把鸳鸯出的二两银子还给她,说:“这些钱足够用了。”说完,便径直出来,又到王夫人那里说了一会儿话。趁着王夫人进佛堂的工夫,尤氏把彩云的那一份银子也还给了她。见凤姐不在旁边,尤氏又把周姨娘和赵姨娘的份子钱也还了回去。周姨娘和赵姨娘一开始还不敢收,尤氏说道:“你们也不容易,哪有这些闲钱出份子?凤丫头要是知道了,有我顶着。”
两人听了,千恩万谢,这才收下。之后,尤氏便直接出门,坐车回家去了。 转眼间,就到了九月初二,园子里的人都听说尤氏把凤姐的生日宴会办得非常热闹,不仅请了戏班子唱戏,还有耍百戏的和说书的艺人,大家都满心期待着去玩乐一番。李纨对众姐妹说:“今天可是正经的诗社活动日,可别忘了。
宝玉也不来,想必他只想着去凑生日宴会的热闹,把咱们诗社的清雅之事都抛到脑后了。”说完,便吩咐丫鬟去看看宝玉在做什么,赶紧把他请来。丫鬟去了好一会儿,回来禀报说:“花大姐姐说,宝玉今儿一早就出门去了。”众人听了,都觉得很奇怪,说:“宝玉没道理出门啊。这丫头真是糊涂,说话也说不清楚。”于是,又派翠墨去查看究竟。
没过多久,翠墨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道:“宝玉真的出门了。听说是有个朋友去世了,他出去奔丧去了。”探春立刻皱起眉头,斩钉截铁地说:“这绝对不可能。不管有什么事,他今天都不该出门。
首先,二奶奶的生日,老太太这么高兴,两府上下的人都来凑这个热闹,他却走了;其次,今天又是诗社第一次活动的正日子,他连个假都不请,就私自跑出去了!”袭人在一旁叹了口气,说道:“昨天晚上他就说了,今天一早有要紧的事要去北静王府,还说会尽快赶回来。我劝他别去,可他怎么都不听。今天一早起来,他又非要穿素色的衣裳,我猜,说不定是北静王府里哪个重要的姬妾去世了。”李纨等人听了,说道:“要是真的是这样,那也该去走一趟,只是也该早点回来才是。”大家又商量起来:“咱们先只管作诗,等他回来再罚他。”
正说着,贾母派人来请大家过去,众人便一起前往。袭人向贾母如实禀报了宝玉的事,贾母听了心里有些不高兴,马上派人去把宝玉接回来。 原来,宝玉心里藏着一件私事。前一天,他就悄悄吩咐茗烟:“明天一早我要出门,你在后门口备上两匹马等着,别让其他人跟着。你告诉李贵,就说我去北府了。要是有人找我,让他拦住,别让他们找,就说我被北府留下了,很快就会回来。”茗烟听得一头雾水,但也只能照办。
第二天一早,果然在园后门备好了两匹马。天刚蒙蒙亮,只见宝玉全身穿着素净的衣服,从角门走了出来,一句话也没说,直接跨上了马,一弯腰,就顺着街道疾驰而去。茗烟见状,也赶紧跨上马,扬鞭追赶,在后面焦急地问道:“咱们这是要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