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想走就先走吧。
谁要是愿意陪芹大爷继续喝,等晚上再尽情喝,我也不管。” 正说着,只见一个道婆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快散了吧,府里的赖大爷来了。”女尼们一听,连忙手忙脚乱地收拾起来,还让贾芹赶紧躲开。贾芹因为多喝了几杯酒,胆子也大了起来,说道:“我是来送月钱的,怕什么!”话还没说完,就看见赖大走了进来。赖大看到这副混乱的场景,心里十分生气,但因为贾政吩咐过不许声张,只好强装笑脸说:“芹大爷也在这里呀。”
贾芹连忙站起来问:“赖大爷,你过来有什么事?”赖大说:“芹大爷在这里正好。赶快让沙弥和道士们收拾东西上车,宫里传他们呢。” 贾芹等人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想再问清楚。赖大催促道:“天色不早了,动作快点,好赶进城去。”
女孩子们没办法,只好一起上了车,赖大骑着一匹大走骡,在后面押着车子往城里赶。这里暂且不提。 再说贾政,知道了这件事,气得连衙门都不想去上了,独自坐在内书房里唉声叹气。贾琏也不敢擅自离开。这时,看门的人进来禀告说:“衙门里今晚该当值班的是张老爷,可张老爷生病了,发了通知来,请老爷去替补一班。”贾政正等着赖大回来处置贾芹,现在又碰上要去衙门值班,心里烦闷不已,一时也没说话。 贾琏见状,走上前去说道:“赖大是饭后出去的,水月庵离城有二十多里地,就算他赶紧往回赶,到城里也得二更天了。
今天又轮到老爷您去衙门帮班,依我看,老爷您就先去衙门吧。等赖大回来了,让他押着那些人,也别声张,等明天老爷您回来再做处理。要是贾芹也回来了,也先别跟他说明情况,看看他明天见到老爷您会怎么说。”
贾政觉得贾琏说得有道理,只好先去衙门上班了。
贾琏好不容易找了个空当,准备回到自己的房间。他一边走着,心里一边埋怨凤姐出的主意。本想好好埋怨她一番,可又念及她正病着,只好强忍着,脚步迟缓地慢慢走着。 且说这件事在贾府的下人们中间迅速传开了,一人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府里的各处。最先知道消息的是平儿,她赶忙把这件事告诉了凤姐。凤姐那一夜身体就不舒服,一整天都恹恹的,没什么精神,心里还一直惦记着铁槛寺的事情。听到外面贴了匿名揭帖的消息,她吓了一大跳,急忙追问揭帖上写的是什么。 平儿随口回答,一时没留神说错了,说道:“没什么要紧的,是馒头庵里的事情。”凤姐本就做贼心虚,一听到“馒头庵”三个字,顿时吓得愣住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股急火涌上心头,她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紧接着咳嗽起来,“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血。 平儿见状,慌了神,连忙说道:“水月庵里不过是些女沙弥和女道士的事儿,奶奶您何必这么着急。”凤姐听到“水月庵”,才稍微定了定神,说道:“呸,你这糊涂东西,到底是水月庵还是馒头庵?”平儿不好意思地笑道:“是我一开始听错了,以为是馒头庵,后来才知道不是,是水月庵。我刚才一着急,嘴快就说成馒头庵了。”
凤姐哼了一声,说道:“我就知道是水月庵,那馒头庵跟我有什么关系。原本这水月庵是我让芹儿去管的,估计是他克扣了月钱。”平儿说:“我听着不像是月钱的事儿,揭帖上还有些很不堪的脏话呢。”凤姐不耐烦地说:“我才不管那些。你二爷到哪里去了?”平儿回答:“听见老爷生气了,他不敢走开。我看这事情不妙,就吩咐下人们不许吵嚷,不知道太太们有没有听到风声。只听说老爷叫赖大去把那些女孩子带回来了。要不先派人到前面打听打听情况。奶奶您现在病着,依我看,咱们先别管这闲事了。” 正说着,贾琏走了进来。
凤姐本想问问他事情的经过,可看到贾琏一脸怒气,便暂且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贾琏饭还没吃完,旺儿就进来说:“外头有人请爷,赖大回来了。”贾琏忙问:“芹儿回来了没有?”旺儿回答:“也回来了。”贾琏吩咐道:“你去告诉赖大,就说老爷上班去了。把那些女孩子先收留在园子里,明天等老爷回来再送进宫去。让芹儿在内书房等着我。”旺儿领命去了。 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下人在一旁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着什么,却听不清说的是什么。看他们那副样子,贾芹觉得不像是宫里真的要人。他心里犯起了嘀咕,想问却又问不出口。
正疑惑着,贾琏走了出来。 贾芹赶忙请安,垂手站在一旁,说道:“不知道娘娘宫里为什么突然传那些孩子们,可把侄儿我急坏了,赶紧往回赶。幸好今儿我去送月钱还没走,就跟着赖大一起回来了。二叔您想必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