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彦闻言,心中的大石稍稍落地,摆了摆手,让御医退下。/s′i,l,u/x-s¨w..-o\r_g\随后,他轻轻来到床前,看着脸色略显苍白的祝融火儿,眼中满是心疼。
“火儿,汝感觉怎么样?”罗彦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祝融火儿微微睁开眼睛,虚弱地说道:“陛下,臣妾没事……只是可惜了蔡姐姐……”说着,眼中泛起泪花。
罗彦轻轻握住祝融火儿的手,安慰道:“火儿,汝好好养伤,蔡氏的事,朕一定会彻查到底,给她一个交代。”
祝融火儿微微点头,缓缓闭上双眼,在罗彦的注视下,渐渐睡去。罗彦让人悉心照顾,随后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御书房。
此时,贾诩和牵招早已在御书房等候。见罗彦到来,二人赶忙行礼:“陛下。”
作为锦衣卫统领,牵招深知自己对贵妃们的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脸愧疚地说道:“陛下,末将失职,致使贵妃娘娘们遭遇危险,恳请陛下治罪。”
罗彦看着牵招,神色复杂。他心里明白,此次刺杀准备充分,刺客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不能将责任全归咎于牵招,而且这些年牵招一直尽职尽责,于是说道:“此事不能全怪汝,此次刺客谋划已久。′卡/卡¨暁¨税¨罔? +追¢罪^薪*蟑-劫-但汝身为锦衣卫统领,终究难辞其咎,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牵招赶忙谢恩:“谢陛下不杀之恩,末将日后定当更加尽心。”
罗彦点了点头,问道:“此次刺客之事,有何线索?”
牵招赶忙回应:“陛下,此次刺客共有三千人,皆是训练有素的死士,一个活口都没留下。他们大多伪装成商队、流民等混入洛阳。”
罗彦眉头紧皱,转头看向贾诩:“文和,汝怎么看?”
贾诩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从刺客的训练程度来看,应该是世家大族训练出来的,训练时间至少三年以上。臣询问过城门吏,听口音他们应是兖州人氏,根据他们留下的一些线索,可以确定他们来自兖州。”
罗彦闻言,心中暗自冷笑,思忖道:曹操,汝难道也使用这种下作伎俩。
这时,牵招说道:“陛下,末将这就下令全城封锁,挨家挨户彻查,看看他们还有没有同伙。!歆.完\ ¨ +鰰¨戦! ¢追,最~鑫.彰-結\”
罗彦思索了一下,缓缓说道:“不用了。今日之事本就让百姓人心惶惶,再如此大张旗鼓地搜查,只会让百姓们更加担惊受怕。此事先这样吧,汝等先退下。”
二人领命,恭敬地退了出去。御书房内,罗彦独自站在窗前,目光深邃,凝视着远方,心中暗自谋划着如何应对这背后隐藏的危机。
…………
随后,罗彦独自在御书房内闭目静坐,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那方和田玉印。蔡氏的死,像一根细刺扎在心头,不剧痛,却总在呼吸间隐隐作痛。他并非沉溺于儿女情长之人,可有些记忆一旦翻涌,便难再平息。
那年他还是大汉卫将军,乔装成寻常客商往襄阳暗访。而那时荆州在刘表的统治下,随着刘备的到来,荆州暗流涌动,蔡瑁手握兵权,一心想让外甥刘琮继位。就在蔡瑁那座雕梁画栋的府邸里,他第一次见到蔡氏。她穿着一身月白襦裙,鬓边斜插着支碧玉簪,见了他虽故作镇定,指尖却绞着裙摆微微发颤。蔡瑁在旁敲着边鼓,话里话外都是“将军若能扶持刘琮,蔡家愿效犬马之劳”,而蔡氏那双含着水光的眼睛,分明在说“只要能保我儿安稳,吾什么都肯”。
后来的事,便如顺水推舟。他借蔡瑁之力牵制刘备,蔡氏则借着这层关系为刘琮铺路。后来刘表病重时,刘备与刘琦果然动手,蔡瑁兵败如山倒,带着蔡氏狼狈逃往南阳投奔他。那时他已入主洛阳,见蔡氏虽身处绝境,却从未在他面前哭诉抱怨,只是偶尔提及刘琮时,眼神里的担忧藏不住。这些年在洛阳宫苑,她安分守己,与其他妃嫔相处时不争不抢,顶多在他偶尔想起刘琮时,轻声问一句“琮儿近日读书可有长进、身体如何等”。
“终究是因朕而死。”罗彦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怅然。昨日宫门前的血还未干透,刺客的剑锋本是冲他而来,结果却让蔡氏死于混乱之中。他抬手揉了揉眉心,低声道:“汝放心,朕知晓这辈子最挂心的是什么。朕会封刘琮为安乐侯,食邑三千户,就安置在长安。那里有良田美宅,有歌舞伶人,保他一世衣食无忧,再不必沾半点朝堂纷争。”
话音落,殿外传来太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