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楼后传来开锁的声音,门“砰”的一声打开了。耿去病急忙起身查看,只见门半开着。不一会儿,听到细碎的脚步声,还有烛光从房间里透出来。他仔细一看,原来是青凤。青凤突然看到耿去病,吓得连忙后退,迅速关上了门。
耿去病赶紧长跪在地,诚恳地说:“小生不顾危险来到这里,实在是因为您的缘故。幸好这里没有别人,能和您握一下手,我就死而无憾了。”青凤在远处说:“您的深情厚意,我怎能不知呢?只是叔叔的闺阁训诫很严格,我不敢听从您的话。”耿去病再三哀求道:“我也不敢奢望与您有肌肤之亲,只要能看您一眼就满足了。”青凤似乎有些心动,打开门走了出来,拉着耿去病的手臂,把他拉进屋内。
耿去病欣喜若狂,和青凤一起走到楼下,将她抱坐在自己的膝盖上。青凤说:“幸好我们有前世的缘分。过了今晚,即使相思也没有用了。”耿去病问:“为什么?”青凤说:“叔叔害怕您的狂放,所以变成厉鬼来吓唬您,可您却不为所动。现在我们已经选好其他地方居住,全家都在搬东西去新居,而我留下来看守,明天就要出发了。”说完,她想要离开,说:“我担心叔叔回来。”耿去病强行留住她,想要与她欢好。
正当他们争论的时候,老者突然闯了进来。青凤又羞又怕,无地自容,低头靠在床边,拈着衣带,一言不发。老者愤怒地说:“贱婢,你败坏了我家的门风!还不赶快离开,不然鞭子就要落在你身上了!”青凤低下头,急忙跑开了,老者也跟着出去了。耿去病悄悄跟在后面,听到老者对青凤百般责骂,还听到青凤嘤嘤哭泣。耿去病心如刀割,大声喊道:“罪在小生一人,与青凤有什么关系?如果您能宽恕青凤,即使是刀锯斧钺的刑罚,小生也愿意独自承受!”过了很久,四周一片寂静,耿去病才回去睡觉。从那以后,老宅里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了。
耿去病的叔叔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奇特,愿意把老宅卖给耿去病居住,而且不计较价钱。耿去病很高兴,带着家人搬到了老宅。住了一年多,生活很舒适,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青凤。
恰逢清明时节,耿去病扫墓归来,看到两只小狐狸被狗追逐。其中一只逃进荒野跑掉了,另一只在道路上惊慌失措。它看到耿去病,可怜巴巴地哀啼着,耷拉着耳朵,俯首帖耳,似乎在乞求他的帮助。耿去病心生怜悯,解开衣襟,把它抱回了家。关上门后,把它放在床上,没想到竟然是青凤。耿去病大喜过望,连忙慰问她。
青凤说:“刚才我和婢女一起玩耍,遭遇了这场大难。如果不是您,我肯定已经葬身狗腹了。希望您不要因为我是异类而嫌弃我。”耿去病说:“我日夜思念您,魂牵梦绕。见到您就像获得了稀世珍宝,怎么会嫌弃您呢!”青凤说:“这是天意啊,如果不是遭遇这场灾祸,我怎么能与您在一起呢?不过幸好,婢女一定以为我已经死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坚定地长相厮守了。”耿去病很高兴,为青凤另外安排了一间屋子居住。
过了两年多,耿去病正在夜里读书,孝儿忽然走了进来。耿去病停下读书,惊讶地询问他来做什么。孝儿跪在地上,悲伤地说:“我父亲遭遇了横祸,除了您没有人能拯救他。他本想亲自来求您,又担心您不答应,所以让我来。”耿去病问:“是什么事?”孝儿说:“公子认识莫三郎吗?”耿去病说:“他是我的同年之子。”孝儿说:“明天他会来拜访,如果他带着猎获的狐狸,希望您能把狐狸留下。”
耿去病说:“之前在楼下的羞辱,我一直耿耿于怀,其他事情我不想过问。如果一定要我帮忙,除非青凤来求我!”孝儿泪流满面地说:“凤妹已经在野外死去三年了!”耿去病生气地拂袖而起,说:“既然这样,那我对你们的怨恨就更深了!”他拿起书卷高声吟诵,根本不看孝儿。孝儿起身,痛哭失声,掩面而去。
耿去病来到青凤的房间,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青凤脸色大变,说:“您真的不救他吗?”耿去病说:“救还是会救的,刚才不答应,也只是想报复一下之前他们对我的态度。”青凤这才高兴地说:“我从小父母双亡,依靠叔叔才长大成人。以前虽然我犯了错,但也是家规应该如此。”耿去病说:“确实是这样,但还是让人心里有些耿耿于怀。如果您真的死了,我肯定不会去救他。”青凤笑着说:“您真狠心啊!”
第二天,莫三郎果然来了,他的马装饰华丽,箭袋上绣着老虎的图案,随从众多,十分气派。耿去病出门迎接他。只见莫三郎猎获的禽兽很多,其中有一只黑狐狸,鲜血把皮毛都染红了,耿去病抚摸它,感觉皮肉还有些温热。于是便借口自己的皮衣破旧,请求把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