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太史前后派了三四拨人往返沟通,始终没能达成别的主意,于是选定日子,备好车马和嫁妆,把女儿嫁到了吴生家。吴生被她的贤德所感动,对她越发敬爱。
葛太史的女儿侍奉婆婆十分孝顺,想尽办法顺从婆婆心意,比一般贫苦人家的女儿做得还好。过了两年,吴生的母亲去世,葛氏变卖自己的嫁妆来置办丧葬用品,事事都做得尽善尽礼。
吴生说:“能有你这样的妻子,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只是想到一人修炼成仙,全家都能随之飞升。我即将远行,家中一切都托付给你了。”葛氏神色坦然,并没有挽留他,吴生于是离开了家。
葛氏对外操持家中生计,对内悉心教导孤儿,事事都安排得有条不紊。梦仙逐渐长大,聪慧过人,无人能及。十四岁时,梦仙凭借神童的身份在乡试中中举,十五岁便进入翰林院为官。每次受到褒奖册封时,他都不知道自己亲生母亲的姓氏,只能将葛氏作为母亲受封。
到了祭扫的时节,梦仙总会询问父亲的去向,母亲便将实情都告诉了他,梦仙于是想要辞官去寻找父亲。母亲说:“你父亲出家至今已有十多年,想来早已成仙而去,哪里还能找得到呢?”
后来,梦仙奉旨前往南岳祭祀,途中遭遇贼寇。在危急时刻,一位道士手持宝剑闯入,贼寇纷纷逃窜,梦仙这才得以解围。梦仙对道士感恩戴德,拿出钱财馈赠,道士却拒不接受。道士拿出一封信函,嘱托梦仙说:“我有个老朋友,与大人您是同乡,烦请您代为转达问候。”梦仙问:“他叫什么名字?”道士回答:“王林。”梦仙回忆,村子里并没有这个人,道士说:“他只是个乡间无名之人,贵官自然不认识。”
道士临走时,拿出一只金手镯说:“这是女子闺阁中的物品,我捡到也没什么用处,就以此作为报答吧。”梦仙一看,这只金手镯镶嵌雕刻得精美绝伦,便将其揣在怀中,回去后交给了夫人。夫人十分喜爱,找来手艺精湛的工匠依照样式打造,但始终比不上原来那只精巧。
梦仙在村子里四处打听,却没有一个叫王林的人。他私下打开那封信函,上面写道:“三年夫妻恩爱,如今却分隔两地。安葬母亲、教导儿子,全靠你的贤德。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的恩情,奉上药丸一颗。将它剖开服用,可以修炼成仙。”信末写着“琳娘夫人妆次”。梦仙读完,不明白这是谁写的,便拿着信去告诉母亲。母亲拿着信哭泣着说:“这是你父亲寄来的家书。琳,是我的小名。”梦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王林”是个拆字谜语,心中懊悔不已。
梦仙又把金手镯拿给母亲看,母亲说:“这是你亲生母亲的遗物。你父亲在家的时候,曾经拿给我看过。”梦仙再看那颗药丸,只有豆子般大小。他高兴地说:“我父亲是仙人,吃了这颗药丸肯定能长生不老。”母亲没有立刻吞下药丸,而是收下藏了起来。
恰逢葛太史来看望外甥,葛氏便念了吴生的信,还拿出丹药为父亲祝寿。葛太史将药丸剖开分着吃了下去。不一会儿,便觉得精神焕发。葛太史当时已经七十岁,身体十分衰弱,老态龙钟,却忽然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于是弃车步行,走得又快又稳,家人们气喘吁吁才能跟上他。
第二年,都城发生了火灾,大火终日不灭。人们夜里不敢睡觉,全都聚集在庭院中。只见火势凶猛,很快就蔓延到了邻居家。一家人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忽然,葛氏手臂上的金手镯发出“戛然”一声响,脱离手臂飞了出去。众人望去,金手镯变得巨大无比,差不多有几亩地那么大,像一个圆形的罩子覆盖在宅子上方,形状如同月晕,手镯的开口朝向东南方,清晰可见。大家都十分惊愕。
不一会儿,大火从西边烧来,靠近这个金色罩子时便斜着转向东边烧去。等到火势渐渐远去,大家都以为金手镯飞走了,再也找不回来了。没想到,突然红光猛地收敛,金手镯“铮”的一声掉落在众人脚下。
这次都城大火,烧毁了民房数万间,吴家宅子的前后左右都化为了灰烬,唯独吴家安然无恙,只有东南边的一个小阁楼消失不见了,那里正是金手镯开口没有覆盖到的地方。葛氏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可见过她的人都说,她看起来还像二十多岁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