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经到了山中,天色已晚,他的双脚磨出了水泡,一瘸一拐,走不了几步。这时,一个老头走过来,问道:“你的脚是不是磨出泡了?” 霍桓点头称是。老头便拉着他坐在路边,敲石取火,用纸裹着药末,为他熏烤双脚。熏烤完后,让他试着走路,不仅疼痛消失了,还更加矫健。霍桓感激不已,向老头道谢。老头问:“你为什么这么着急赶路?” 霍桓回答说母亲生病,还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老头问:“你为什么不再娶一个妻子呢?” 霍桓回答说没有遇到合适的。老头远远地指着山村说:“那里有一个佳人,如果你能跟我去,我就为你做媒。” 霍桓推辞说母亲生病等着吃鱼,暂时没有闲暇。老头便拱手作别,约定以后到村里,只要问老王就行,然后就离开了。霍桓回到家,煮好鱼献给母亲。母亲吃了一点,几天后病就好了。霍桓于是吩咐仆人备好马,前去寻找老头。
到了原来的地方,却迷失了村子的方向。他徘徊了许久,夕阳渐渐西下。山谷错综复杂,极目望去也看不到尽头。他和仆人分别爬上山顶,眺望村落,可山路崎岖,难以骑马,只能艰难地徒步攀登,天色已经昏暗,烟雾弥漫。他们四处张望,再也找不到村落。正准备下山时,却发现回去的路也迷失了,霍桓心中焦急如焚。在慌乱逃窜中,他不小心坠入了绝壁。幸好几尺下有一条狭窄的荒台,他掉落在上面,荒台仅能容身,向下望去,漆黑一片,深不见底,他害怕极了,不敢稍有动弹。又幸好崖边生长着许多小树,环绕着身体就像栏杆一样。过了一会儿,他看到脚边有一个小洞口,心中暗自高兴,背靠着石头,像蛴螬一样爬了进去。他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些,希望天亮后可以呼救。不一会儿,深处有一点光亮,像星星一样。他慢慢靠近,大约走了三四里路,忽然看到了房屋,里面并没有灯火,却明亮如白昼。一个美丽的女子从房间里走出来,霍桓一看,竟然是青娥。青娥看到霍桓,惊讶地说:“你怎么能来到这里?” 霍桓来不及细说,抱住她的衣袖悲痛哭泣。青娥劝他不要哭。霍桓问起母亲和儿子,青娥一一讲述了家中的困苦情况,霍桓听后也十分凄惨。霍桓说:“你已经去世一年多了,这里难道是阴间吗?” 青娥说:“不是的,这里是仙府。以前我并不是真的死了,埋葬的只是一根竹杖。你今天能来,说明你有仙缘。” 于是她带着霍桓去拜见父亲,只见一位长着长须的男子坐在堂上,霍桓赶紧上前拜见。青娥说:“霍郎来了。” 老人惊讶地起身,握住霍桓的手,简单地聊了聊家常,说:“女婿来了很好,理应留在这里。” 霍桓推辞说母亲在家盼望,不能久留。老人说:“我也知道。但只耽搁三几天,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用酒菜招待他,还让婢女在西堂设下床铺,铺上锦被。
霍桓退下后,约青娥同榻而眠。青娥拒绝说:“这是什么地方,能容你这样亲昵?” 霍桓拉着她的手臂不肯放手。窗外婢女嗤嗤地笑起来,青娥更加羞愧。两人正在争执时,老人进来了,大声呵斥道:“你这俗骨玷污了我的洞府!你马上离开!” 霍桓向来有骨气,羞愧得难以忍受,脸色一变说:“男女之情,人所难免,您为什么要窥探我们?要我走也不难,但要让青娥跟我一起走。” 老人无话可说,招呼青娥跟他走,打开后门送他们出去,等霍桓离开门口后,父女俩便关上了门。霍桓回头一看,只见峭壁险峻,没有一丝缝隙,自己孤孤单单,无处可去。他望着天上斜挂的明月,星星已经稀少。他惆怅了很久,由悲伤转为怨恨,对着墙壁大声呼喊,始终没有人回应。他愤怒到了极点,从腰中拿出小镵,凿石进攻,一边凿一边骂。瞬间,洞就凿进了三四尺深,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说:“你这个孽障!” 霍桓更加奋力地凿。忽然,洞底豁然打开两扇门,把青娥推了出来,说:“可以走了,可以走了!” 墙壁随即又合上了。青娥埋怨说:“既然你爱我,娶我为妻,哪有这样对待丈人的?是哪个老道士,给了你这个凶器,把人纠缠得要死!” 霍桓得到了青娥,心愿已经满足,不再辩解,只是担心路途艰险难以回去。青娥折了两根树枝,两人各跨上一根,树枝立刻变成了马,跑得飞快,不一会儿就回到了家。此时,霍桓已经失踪七天了。
当初,霍桓和仆人走散后,仆人怎么找也找不到他,只好回家把这事告诉了霍桓的母亲。母亲赶忙派人在山谷中四处搜寻,却连一点踪迹都没有。一家人正忧心忡忡、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听说霍桓自己回来了,都满心欢喜地出门迎接。霍桓的母亲一抬头,看到霍桓身旁的青娥,差点惊得昏过去。霍桓简单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母亲这才放下心来,心里愈发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