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他的存在一般。
“陛……呃……”戴肇瞬间傻了眼,呆愣在原地,不由小心扫视一圈,见不少同僚,看向他的眼神,犹如看傻子一般无二。
“恭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齐躬身,戴肇也只好尴尬的躬身,然后随着一众文武,鱼贯而出。
,!
“戴侍郎!日后朝堂上进言,多动脑子多想想,否则,这满朝文武,会怀疑我刑部的人,脑子是否有病!”杨守道走到戴肇身前,很不客气的训斥道。
“是……是下官鲁莽了。”戴肇可不敢得罪这位仅仅调任刑部数月,便已经有了铁面判官之称的顶头上司。赶紧恭敬的拱手躬身。
“戴侍郎,这满朝文武,谁不清楚?连陛下自己都知道,依着宁王的脾性,不把三皇子直接凌迟,就已经算是给皇室留了颜面了!三皇子之前可是没少骚扰宁王侧妃长孙无香,更是打过宁王侧妃柳轻眉,夫人颜如玉,白熙羽的主意。”侍中曹忘川主动走到戴肇身前,替他解除惑:
“而且此次叛乱,就算三皇子是受高家挟持,可从根本上而言,还是因他妄图谋夺皇位而起,此次叛逆,牵连不少百姓,宁王平素爱民,他可容不得三皇子还能继续活着。就算为了天下百姓,宁王也一定会盯死了三皇子!更何况,前太子殿下,与宁王相交至深!这于公于私,宁王也绝对不会给李苕留半点活命的机会。”
戴肇心头一颤,忙拱手道:“多谢曹侍中提点,下官实在没想那么多。对了,那颜如玉不是后将军颜景嗣的亲侄女么?白熙羽是白老尚书的女儿,可是宁王殿下的表姐,这……不曾听闻宁王何时也将这两位迎娶……”。
“戴侍郎,谁不知道如今颜家商号只卖宁坊的货?颜小姐早已去了扬州多时,你可曾听闻颜家有不满之意?这进宁王的门,还不是迟早的事?戴侍郎,该知杨刑部,薛工部两位,甚至曹某,魏大夫,楚礼部,是因何得以升迁吧?”曹忘川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戴肇。
“这……自然是诸位尽职尽责,忠于职守,清廉为官,才干超凡……才得陛下赏识,经……经宁王殿下举荐,终归得放光华……”。戴肇似乎明白了曹忘川的意思。
如今沈党败落,苏党名存实亡,高党更是已然全军覆没,可朝堂上居然莫名其妙又出了个宁王党。而且,这宁王一党可远非昔日三党所能比,丞相、武英公、尚书令,原平郡王是宁王姻亲,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中,杨守道、薛心平是宁王的得意门生;楚江山,御史大夫魏无羡,侍中曹忘川三人,则被称为宁王党的急先锋,就连户部尚书苏景逸,都被传投效了宁王。
太师和中书令又与宁王私交极深,就连当今太子献王李喆,都是宁王的学生,那个一向古怪的老任城王更是对宁王赞不绝口能,整个朝堂内阁,三省六部的掌权人,除了一个吏部尚书慕容灼,其余的,可都被贴上了宁王党的标签。
这还不算,那些个手握军权的,不提宁王府麾下镇北军和如今的宁王军;就说京城,从禁军将军到禁军四营,除了陈梓恒,其它三营连殿前司,可都是宁王拥趸;皇帝直属四军,前将军杨宗立是宁王旧交,后将军颜景嗣是颜如玉的伯父,左将军杨鼎臣,是武英公府同族;右将军柳飞卿,是宁王柳轻眉的堂兄;再加上长信侯父子二人,扬州的李靖,中州孙传庭,明摆着都成了宁王的人。
函谷关太守和守将是沈家嫡系,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沈家的实际掌舵者沈漫云,已然成了宁王的胯下坐骑之一,沈家明面上的家主沈弼,两个女儿都投在宁王怀里;更别说,还有那个掌管着神策军的大长公主李令月;,此次平叛,沈家的荆州军,苏家的徐州军,直接派兵随同宁王军一起平叛!这整个大唐天下近乎半数兵马,什么时候都被宁王悄然掌控了?
“哈哈哈,戴侍郎倒算的是个明白人,戴侍郎,若能得宁王支持,日后,你也大可一展胸中抱负,为民请命,做个青史留名的好官不难!”曹忘川哈哈一笑,拍了拍戴肇的肩膀。
“多谢侍中提点!下官……唉!下官蠢啊!今日这……”。
“呵呵,戴侍郎不必多虑,宁王殿下不会把这点事儿放在心上。”曹忘川微微一笑。
“还请曹侍中能在宁王殿下跟前,替下官多多美言,日后,下官必会以曹侍中马首是瞻!”戴肇虽笨,但幸好还没蠢死。
曹忘川笑了笑:“呵呵,都是同殿称臣,自该互相照应,戴侍郎若真有意拜在宁王门下,不如平日里跟杨刑部多亲近亲近,何须舍近求远,来找曹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