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贾琮挑眉,目光扫过这布置清雅、一应物事皆精良的小院,唇边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比起当年东跨院那漏风的屋子,这里已是琼楼玉宇了。>^!卡?£卡?小@说+¤#网; a免/费?|阅?]读?.”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
“至于病气……朕龙精虎壮,还怕你这点风寒不成?正好,朕也有些饿了,你们也陪着朕一起用些。”
“奴婢不敢!”小红和五儿慌忙跪下。
“起来。”
贾琮摆摆手,“今日这里没有陛下,只有旧主故仆。就像……当年在定国公府书房里一样。映月,你也别拘着,靠着便是。”
他的话如同定海神针,又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瞬间驱散了三人心中巨大的惶恐。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受宠若惊和深切感动的暖流席卷了她们。
不多时,晚膳便布置好了。
并未铺张,只是几样精致清爽的小菜,一碗熬得浓稠香糯的碧粳米粥——显然是特意为病中的映月准备的。
碗碟摆放在暖榻旁的小圆桌上。
贾琮率先在主位坐下,指了指旁边的位置:“坐。”
小红和五儿哪里敢与皇帝同桌?
依旧垂手侍立在一旁。
映月在贾琮的目光示意下,由小红扶着,勉强在桌边侧身坐了半个绣墩。
贾琮也不强求,自己端起碗筷,先尝了一口粥,点点头。
“嗯,这粥熬得不错。”
他看向映月,“你也多用些,病中更要进补。”
他又随意地夹了一箸清炒时蔬,仿佛真的只是寻常家宴。
小红见状,连忙上前,习惯性地为贾琮布菜,动作熟稔自然,仿佛回到了定国公府的时光。
五儿也机灵地拿起公筷,为映月布了些软烂易消化的菜式。
贾琮吃得随意,偶尔问起映月服药的情况,或是小红宫中琐事的安排。
小红恭敬地回答,五儿安静地添茶倒水,映月则低声回应着贾琮的询问。
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繁复的宫廷礼仪,只有碗筷轻碰的细微声响和低声的交谈。
烛光摇曳,将四人围坐的身影投在墙壁上。
贾琮吃得不多,但胃口似乎比在那些盛大宫宴上好得多。
一顿简单却无比温馨的晚膳,在三人心中掀起了惊喜与感动中结束。
用罢晚膳,贾琮又细细叮嘱了映月几句安心养病、按时服药的话,这才起身。
“好了,你们也早些歇息。”
他的目光在三人脸上缓缓扫过,带着一种深沉的温和与托付,
“映月,好好养着。小红,五儿,照顾好她,也……照顾好自己。”
“奴婢遵旨!谢陛下恩典!”
三人齐声应道,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哽咽。
贾琮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开了竹韵轩。
……
离开映月那洋溢着温馨旧忆的小院,贾琮的心情确实松快了不少。
暮春的夜风带着暖意,吹散了晚膳的烟火气。
贾琮屏退了随侍的常禄等人,只身一人,信步走在御花园的幽径上。
月光如水,倾泻在错落的花木、嶙峋的假山和波光粼粼的小池塘上,投下深深浅浅、明明暗暗的影子。
白日里喧嚣的园子,此刻显得格外静谧,只有虫鸣声声,更添幽寂。
他享受着这份独处的宁静,思绪放空,脚步也随意了许多。
不知不觉,竟走到了靠近太液池的一处偏僻回廊。
廊下悬挂的宫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光线昏黄。
就在这时,贾琮的脚步顿住了。
前方不远处的廊柱旁,静静伫立着一个纤细窈窕的身影。
她背对着他,凭栏而立,微微仰着头,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
身上只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