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之外,全部收复。
至于为何留下伊犁不打,乃是因为当年沙俄侵占伊犁之时,本是宣布伊犁永久归属沙俄。但后因克里米亚战争,沙俄虚弱,因此便不要脸说是因为新疆混乱,他们是帮助清廷稳固边境,只要新疆稳定下来,他们便归还伊犁。只不过他们没想到,左宗棠那么快就把新疆平定。左宗棠认为沙俄既然承诺在先,那就先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但沙俄并不认账。最终,在沙俄的逼迫之下,清使崇厚签订条件极为苛刻的《里瓦几亚条约》。左宗棠闻讯,立马上书陈述厉害,并说:“打了败仗,割地求和者不少,但现在一箭未发,就要放弃要地。就像是狗要咬人,拿骨头扔给它,等它吃完了,又要继续咬人。”最终,清廷被说动,派出曾纪泽再次出使沙俄重新商谈条约。此时左宗棠派兵分三路向伊犁挺进,为了表示血战到底的决心,这位已经六十多岁的老将命人打造了一口棺材,然后携带棺材,从肃州出发前往哈密以做后援。沙俄闻讯,立马派兵坚守伊犁,并派出舰队,进逼华夏海域,压迫清廷。清廷再次召回了左宗棠,但沙俄听闻左宗棠要回京城,反而担心同清廷彻底决裂,便在谈判桌上进行了让步。最终,双方《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虽然比《里瓦几亚条约》的赔款有所增加,并仍割去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之领土,但终归是收回了伊犁的一部分。对于这个条约,左宗棠很无奈,在腐朽清廷的统治下,能收回一部分,已经是罕见的情况了,但同时他也深感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