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的林则徐,生活贫苦,家中时常断炊。搜索本文首发: 进入她 jinruta.com
但好在他的父亲是私塾先生,比较开明,使得林则徐有一个温馨的童年。少年的贫苦,让他深知底层百姓的艰难,到后面入仕做官之后,也始终保持着对底层百姓的关注和同情。在其八九岁时,曾有先生出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林则徐答曰:山登绝顶我为峰。一度让人为之震惊。公元1796年,林则徐当选为孔庙先生。1798年,林则徐考中秀才,1804年,林则徐考上举人。在这秀才到举人的期间,他大多数时间,在鳌峰书院学习。此间,他结识了陈寿祺,梁章钜等人,立下了经世救国的志向。1806年,林则徐受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聘请,担任书记,专门负责商贩洋船往来和米粮军饷的文书记录。当时厦门的社会风气败坏,官员贪腐成风,鸦片走私泛滥,各种烟馆林立。”1807年,林则徐受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招为幕僚。在跟随张师诚的四年时间,林则徐深受器重,学习了史、兵、刑、礼、乐等各方面知识,同时得到张师诚传授公事,为官之道。这四年对于林则徐一生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为他今后的成长为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奠定了基础。1811年,林则徐获得殿试二甲第四,朝考第五,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又任翰林编修、国史馆协修、江西南昌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等职务。10年京官生涯,林则徐并没有沉溺于官场往来,而是不断学习研究舆地、象纬及经世致用之学。他做事公正严明,在担任考官期间,对考生一视同仁,无论是否有人推荐的考生,他都要对考卷一一评断,因此许多贫苦学子得以上榜。因此,世人称之为“清榜”!1820年,林则徐出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当时河南南岸河堤决口,发了水灾。经林则徐调查发现,乃是不良商人囤积居奇,导致工程用料不足,河南巡抚博尔济吉特·琦善办事不力所引发。林则徐提出“严密查封,平价收买,以济工需”的建议,被嘉庆皇帝采纳。同年,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办事办事认真负责,讲求实际,仅一年,于所属海塘水利,悉心求之。1821年,道光元年,林则徐父亲生病,他便辞官归乡。后为家庭生计,再次出山回京,获知简放江南淮海道讯,署任浙江盐运使。他整顿浙江盐务,获得了一定成效,一些由他制定的规章制度,被一直沿用了下去。1823年初,林则徐出任江苏按察使,在职期间,他积极整顿吏治,改革审判程序,亲自审判案件,甚至是亲自在黑夜行动,明察暗访。仅仅四个月,就将积压的案件处理了八九成,因此,他被江苏人称为“林青天”。林则徐认为,江苏之所以风气败坏,全是因为鸦片害人,于是果断下令江苏禁烟。同年,江苏发生水灾,百姓食不果腹,官府依旧追税,造成民变。江苏巡抚韩文琦力主派兵镇压,而林则徐则是极力反对,并亲临松江府考察。他采用劝平粜、禁囤积、减缓征赋、赈济贫饿等积极措施拯救了灾民,稳定了社会。因政绩斐然,受道光帝赏识,林则徐历任署江宁布政使、陕西按察使,署布政使事、湖北布政使、河东河道总督、江苏巡抚等职务。1837年,林则徐出任湖广总督。在林则徐出任地方官员的期间,他力求务实,积极赈灾,兴修水利,革除弊政,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有效的缓解了钱漕、灾赈、水利、盐政、货币等诸多问题。因他为官清廉,处事公正,因此名声极好,被百姓称之为“好官”“青天”。 ...这个时候的清朝,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便是鸦片泛滥,无论是王权富贵还是贩夫走卒,吸食者甚多。英国通过大量向清朝走私鸦片,使得清朝的白银大量外流,对百姓的身心健康和经济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社会稳定亦是受到了极大的考验。道光帝意识到问题严重,准备禁烟。太常寺少卿许乃济认为应该允许百姓种植鸦片,和英国竞争,从而防止白银外流。但这一理论,遭到了强烈反对,其中以林则徐反对最为激烈。因为他在出任地方官的期间,见识了太多鸦片害人的事情。那遍地都是乌烟瘴气,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因吸食鸦片变成瘦骨嶙峋,形如骷髅的百姓。许多人丧失了劳动能力,为了吸一口鸦片,卖儿卖女,倾家荡产,横死街头。鸦片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