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全都愤怒的大吼着。
“北上!北上!”他们暂时找不到日寇,那就先解决建奴,再去倭国!清朝,顺治一朝,前番郑成功选择去了崇祯朝,让南明失去了一大将。李定国很是忧心,虽然他从天幕上看到了南明最终失败了,但他依旧不愿意放弃。但现在,他重新充满了信心,只要天下百姓万众一心,无事不可成!“北伐!北伐!祛除建奴,恢复大明!”...“公元1647年,大西军进入昆明,万人空巷,百姓热烈欢迎。四将军说服沐天波:共襄勤王,恢复大明天下。同年四人称王,孙可望-平东王,李定国-安西王,刘文秀-抚南王,艾能奇-定北王!然而,随着孙可望的地位越来越高,个人野心逐渐膨胀,想要脱离南明,自立一国。李定国对此极度鄙视,孙可望每次说这个都遭到他的极度抵触。为此,孙可望借机以李定国不尊重他为由,没事找事,想要当着大军的面,打李定国军棍,竖立自已的权威。李定国不服,同孙可望争论,幸好白文选以大局劝说李定国忍让,李定国才让步了,不然怕是大西军就要直接分裂了。但李定国还是受了五十军棍。而孙可望在打完之后,却又假惺惺的道歉。此后的十来年,李定国多次为了大局忍让孙可望,而孙可望则在野心的膨胀和南明官员的挑唆之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扯李定国的后腿,最后甚至想要废掉永历帝自立。然而,最终这个孙可望兵败于洪承畴,投降了满清。和其他投降的人一样,在有用的时候,满清对他们是极好的,还封孙可望为义王。孙可望出卖南明义军消息,导致南明军遭受巨大打击,而在等到南明彻底消亡之后,这些人失去了作用,一切的恩典也就烟消云散。1667年,孙可望病死,但其并非善终的消息流传甚广,随后其子孙征淇承袭爵位,数月病死,其弟孙征淳袭爵,降俸禄。1671年,孙征淳死,孙征灏袭爵降公,孙征灏死,孙宏相再降轻车都尉,最终消亡在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