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第一起朱三太子案,出现在顺治八年1651年,好像是有人举报一个卖茶叶的是朱三太子。′j\i¨n+g¨w_u\h·o,t¨e~l′.?c?o\m*
第二起则是在1655年,说是南昌有个朱周錤的人,自称朱三太子,想要反清复明。这两起案件,把清廷吓了一哆嗦,立马是严阵以待,赶紧派出很多人去调查,最后发现都是假冒的。自此以后,各种朱三太子就开始不断冒出来了。比较出名的,比如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杨起隆起义”这个起义的规模不大,但它之所以很出名,一是因为这件事发生在北京一带,属于在清朝的眼皮子底下搞事了。农民杨起隆自称是朱三太子,打出反清复明的口号,然后发动了一批京城的汉人和八旗的家奴,组建中兴军。但是因为遭到他们开会的地方的主家的告密,事情泄露,不得已提前两天起义,然后就被清廷火速镇压,两百多义士遭到杀害。杨起隆逃走,之后,在1680年,在汉中一带又有人打出朱三太子的旗号发动起义,被清将图海击败自称杨起隆,但经过辨认只是杨起隆的部下。¨k`e/n`k′a*n*s+h·u′.¢c¢o^m/另外,则是因为在一部为满清洗白的电视剧中,则是瞎编了一个故事,说杨起隆之所以会假冒朱三太子,乃是因为他的妹妹曾经是皇宫的宫女。然后,他还联系了吴三桂,预备一同起事,吴三桂就从南方打到北方,他则是在京城发动袭击,斩首康熙。然后,康熙微服出宫逛青楼,意外的结识了杨起隆的妹妹,几乎每天都要去找她。这事被杨起隆发现之后,让他妹毒死康熙,结果他妹反被康熙的气质迷惑,认为他是有道圣君,于是在最后关头,自已喝了毒酒。】...“啊?什么?这故事编得真的好烂啊...哈哈!”汉高祖刘邦大笑道。...清朝,康熙帝的脸直接黑成了锅底,道:“混账!朕怎么可能会去青楼!还洗白朕的什么电视剧,朕看这就是在污蔑朕还差不多。”...“呵呵,还不是洗白,还有道圣君,呵呵!还有你们那秃瓢头,再对比这个戏曲,不是弄得相对不难看一点了吗?”崇祯帝也是十分不屑的嘲讽道。...一时间,天幕上又吵了起来。^k¨a·n?s¢h.u·h_e,z_i_.+c·o*m·...【康熙十六年,1667年,漳州人蔡寅打出朱三太子的旗号,发动了数万人起义,号称白头军。康熙三十八年,1698年,已经被朱三太子给折磨的很烦的康熙到了南京拜谒朱元璋的明孝陵,并且还发布诏令:“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同时期,有个叫做金和尚的人,拥立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称朱三太子,盘踞在太湖一带,密谋趁康熙南巡之时截杀,失败。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江苏太仓和浙江四明山爆发起义,都宣称是朱三太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山东上汶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被捕,被严刑拷打之后,承认自已是崇祯的定王朱慈炯。康熙这个前些年还在明孝陵公开说要善待明朝宗室后裔的家伙,直接给这个一直安分,从未说过任何反清言论,做过任何反清事情的老人安上了“假朱三太子”的名头,将其全家斩杀。经过后世学者多方考证之后认为,这个人确实就是崇祯的儿子定王朱慈炯!另外还有老四永王朱慈炤,经过考证认为,其应该是被邹元标子邹之麟护送着到了贵州地区,并改姓为邹,一直传到了现代。直到现在,遵义地区的邹姓人之间还有着邹和朱不能通婚的规矩。】...“混账,虚伪的东西!要杀我儿就杀,这么虚伪,恶心至极!”崇祯帝大怒骂了起来,群臣也都纷纷跟着乱骂。... “真是虚伪,简直跟那司马懿一样!”汉高祖刘邦啐了一口。...“什么?你,你,你,你竟敢把司马懿那老贼拿来和朕相比,气死朕了!”康熙帝气得面红耳赤。...“你他娘的建奴皇帝,你个垃圾,有什么资格看不起朕的皇祖父!”晋武帝司马炎大怒!...“呵呵,司马懿,垃圾,和康熙一样的垃圾,垃圾还互相鄙视起来了!”魏武帝曹操冷笑道。...“确实都是一样的垃圾,一个对着洛水发誓,玷污了光武帝洛水之誓的美名,一个在前朝太祖的皇陵公开表态,却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