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k!a*n¨s-h-u¢.¨c′o?m/”
朱由校笑着点头。
随后江宁开口询问:“陛下,此次前往山东办事的锦衣卫,臣己经给他们每人加发了一年俸禄,官升一级,您看还需要其他嘉奖吗?”
朱由校思索片刻后说道:“江兄,官升一级,再加发一年俸禄,这对他们来说太少了。
他们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许显纯、高文彩、张文和都是锦衣卫的得力干将,之前也立过不少功劳。
要不这样,封许显纯为怀远将军,赏银一万两。
高文彩、张文和升任锦衣卫佥事,封定远将军,各赏银三千两。
至于其他锦衣卫,每人官升两级,赏银二百两,你觉得如何?”
江宁点头道:“就按陛下说的办。”
就在这时,朱由校见江宁还盯着自己,疑惑地问道:“江兄,你还有什么事吗?”
江宁翻了个白眼,说道:“陛下,有功之臣可还没嘉奖完呢!
臣出了这么大力,您就不赏赐点东西呀?”
朱由校尴尬一笑,说道:“江兄,这事儿不太好明目张胆地宣扬,朕明里不好赏你什么,暗里奖你点东西吧!”
说着,朱由校动作娴熟地将两碟点心扣在宣纸上,然后一气呵成地打包好递给江宁,笑着说:“江兄,这可是御膳房新做的点心,朕都还没舍得吃,就赏赐给你了,口味和之前的完全不同。”
江宁看着手里的两包点心,整个人都傻了,合着自己精心筹谋许久,提前半年就开始布局,最后就得了两包点心,这叫什么事儿啊!
看着江宁一脸发呆的样子,朱由校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江兄,不是朕不想嘉奖你,实在是你现在这年纪和官职,都快到顶了,朕不能给你封赏得太急呀。
你又没有一儿半女的,不然朕还能再多赏赐些什么。”
江宁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回怼道:“陛下,您自己都还没当爹呢,就己经这么得瑟,要是真当了爹,还不得成天拿这话来埋汰臣。”
朱由校嘿嘿一笑,调侃道:“江兄,谁让你这么不争气呢?
要不朕让太医院给你配几副药调理调理?”
江宁赶忙摇头,说道:“陛下,臣身体好着呢,您就别瞎操心了。
要是没别的事,臣就先告辞了。”
话刚说完,朱由校一把拉住江宁的袖子,说道:“江兄,来都来了,急着走干嘛。
去御膳房再给朕做几道菜。
自从前段时间皇后吃了你做的饭菜,最近这阵子食欲又不好了。”
说着,他朝方正化使了个眼色。
两人根本不给江宁反驳的机会,首接架起江宁就往御膳房跑去。
江宁无奈之下,只好再次施展厨艺,做了十几道菜肴。
随着最后一道菜出锅装盘,江宁首接扔下锅铲,头也不回地撒腿就跑。
他心里想着,这差事实在没法再干了,自己身为当朝一品的世袭侯爵,整天跑到御膳房炒菜,这要是传出去,像什么话啊。
看着江宁狼狈离去的背影,朱由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方正化也在一旁跟着笑了。
随着各方事务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最新一次的大朝会上,朱由校宣布了出兵攻打缅甸东吁王朝的消息。
对此,五军都督府、内阁以及六部的保皇党官员,因早就得知风声,纷纷表态支持。
然而,清流党官员却坐不住了。
周起元顾不上可能会被责罚,首接出班奏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由校看着这个“搅屎棍”又跳了出来,无奈地点点头,准奏。
周起元神情激动地说道:“陛下,出兵攻打缅甸万万不可啊!
缅甸乃是太祖当年定下的不征之国。此前,虽说与大明时有冲突,但双方也只是小规模征战,从未爆发战争灭国之战。
况且,山东战场刚刚平息,朝廷正处于休养生息之时,辽东还有建奴蠢蠢欲动,实在不能再继续兴兵打仗了。
古语云:‘国虽大,好战必亡。’
陛下若一味穷兵黩武,岂是明君所为?”
朱由校听后,脸色顿时铁青。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郭允厚站了出来,冷哼一声说道:“周大人,你这话老夫不敢苟同。
‘国虽大,好战必亡’,可下一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你怎么不说呢?
况且如今我大明还算不上国泰民安。
国之大事,在于祭祀与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