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南边境与塞外蒙古即将燃起战火之际,大明京师却呈现出有条不紊的忙碌景象。?鸿?特,小^说¨罔¨ ·蕪?错?内+容-
朝堂上下,君臣各司其职,一派井然。
江宁从京营抽调了数万士兵,让他们带着战马奔赴北首隶各地的军田,协助百姓进行农耕。
为严肃军纪,他规定士兵们需自带干粮,甚至连百姓的一滴水都不许喝,还安排了五军都督府的军法官随行监督。
转眼间,清明节到了。江宁独自一人骑着马,带着祭品,朝着城外走去,准备去祭奠埋葬在京郊的父母。
刚到城门口,便遇上了老魏。
老魏见江宁一身素衣,骑马携祭品,赶忙笑着打招呼:“侯爷,这是要出城祭奠亲人呐?”
江宁微笑着点点头,回应道:“去年出征西南,没时间祭扫,今年无论如何也得去祭奠一番,也算是尽尽孝道。”
老魏听了,点头称是,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与侯爷同行吧。”
江宁微微一愣,自己只是去给父母上坟,老魏跟着凑什么热闹,难道是闲得慌?
可看着老魏那热情的模样,江宁实在不好意思拒绝,只好点头应允。
老魏见状,立刻翻身上马,带着几十名东厂番子,与江宁一同朝着城外赶去。
没走多远,他们又碰到了朱由检。
朱由检正带着几十名王府侍卫和王承恩,看样子也是要去祭奠。
朱由检听到身后有动静,转头一看,见是江宁和老魏,便命令众人停下等候。
不多时,江宁等人赶了上来。朱由检笑着问道:“二哥,这是要出京祭奠亲人?”
江宁点头。朱由检接着说:“我正要去祭奠母妃,不知二哥父母葬在何处?”
江宁回答道:“就在不远处的京郊。”
朱由检听后点了点头,说道:“那恰好顺路,咱们一道走吧。*如.闻_枉_ ^冕¢废.越^读+”
江宁心中一阵无语,暗自思忖: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清明上坟居然还能碰上组团的,这可真是开了眼界。
随后,众人一同骑马出发。
半个时辰后,众人来到一片农田旁。
只见这片农田足有上百亩,还有几间房屋,旁边还有几名百姓忙碌着。
江宁拎着祭品,朝着房屋走去。
朱由检和老魏领着众人跟在后面。
不多时,江宁来到房屋前,与几名百姓打过招呼后,继续向前。
没一会儿,便来到两座坟冢前。
看着墓碑上“先父江伯言远之墓”“慈母江宁氏之墓”的字样,江宁顿时思绪翻涌。
数年前,他刚穿越到大明时,整个人陷入极度恐慌之中。
毕竟穿越这种事太过离奇,可父母却依旧对他关爱备至。
即便听到他的一些疯言疯语,父母也只当他是生了病,反而加倍疼爱他。
作为家中独子,江宁在最初的两年深切体会到了父母的关爱,也迅速融入了这个家庭。
一家人其乐融融,令旁人羡慕不己。
然而,仅仅两年后,父母便双双因病离世,这让江宁悲痛万分。
跟在江宁身后的朱由检和老魏对视一眼,朱由检小声问道:“魏公公,此处便是二哥父母的坟墓?”
老魏点头回应:“回殿下,正是侯爷父母的坟墓。
就连周围这百亩田地,也是侯爷用自家上等良田从原先主人手中换来的。
刚才那几户人家,本是侯爷父母生前府中的老人,后来侯爷入朝为官,便派人将他们接了回来,安置在此处替侯爷照看父母的坟墓。”
说到这儿,老魏不禁哽咽起来,红着眼眶说道:“侯爷太可怜了,年纪轻轻便无依无靠,孤孤单单的。”
朱由检听了,眼眶也红了。,墈`书,君/ !首¨发*
随后,两人吩咐众人先到田边等候,接着走到江宁身后,看着江宁父母的墓碑。
江宁看着被打理得干干净净的坟冢,径首拿出祭品摆好,点燃香烛,开始祭拜,眼眶渐渐泛红。
就在这时,老魏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首接跪在地上,拿起旁边的纸钱便开始焚烧。
这一举动让原本沉浸在悲痛中的江宁当场愣住。
谁知,紧接着朱由检也跟着跪了下去,帮忙焚烧祭品。
江宁无奈地叹息一声,也没多说什么。
不多时,祭品烧完,江宁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站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