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x/i¢a?o~s+h\u~o~g+u,a\i`.`c′o′m!
黄轩几人又在医院门口等着吴三盛的到来。
阎老前日就回国去了。
毕竟他还有许多事要做,不可能留下一直陪着黄轩。
少了阎老,其实黄轩心里开始还有几分担心。
好在吴三盛还算诚信,没有干什么钱也要,货也要的事情出来。
也对,在缅甸能混上军阀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老干饮鸩止渴的事,没人会跟他做交易。
况且今日朱樉三兄弟身上都带了“家伙”,黄轩底气更足了几分。
吴三盛的车队准时抵达医院门口,依旧是军用吉普开道。
几人上了车,黄轩还有老朱跟吴三盛坐一辆,朱樉三兄弟坐另一辆。
由于是去吉大港,路程不短,黄轩跟吴三盛时不时的聊上几句,老朱则沉默地看着窗外的异国景象,汽车、高楼、港口、巨大的吊机。
这些东西,在不久以后,就能出现在大明!
车辆行了许久,在黄轩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被吴三盛给叫醒了。
说是到了目的地,可以下车了。
吉大港,繁忙依旧。
咸湿的海风扑面而来,巨大的货轮如同钢铁山脉般停泊在码头。#;?小D.说=,宅?? |=无+′°错_内2_容?
汽笛声、吊装货物的轰鸣声交织成一片工业的交响。
吴三盛带着他们,穿过喧嚣的码头区,来到一处相对僻静的泊位。
一艘体型不小的海船静静地停靠在那里。
“就是这艘船了!”
吴三盛指着那船:“五千吨级散货轮,‘海丰号’,虽然有些年头,但船体保养得还行,看起来最少有七成新。”
“如果给它刷身漆,维修保养一番,绝对够用。”
黄轩抬眼望去。船体是常见的灰黑色,带着长期浸泡海水留下的斑驳锈迹和盐渍,但整体结构看起来还算完整。
甲板上的设备虽然老旧,但似乎都还在。
用缅甸语写着的船名,有些褪色。
老朱的目光则更为直接。
他不懂现代船舶的结构术语,但他懂得看“势”。
这船……,实在是大!
虽不及他想象中的宝船那般宏伟,但也是他见过的最大的船(手机视频不算)。
大明的福船,根本不能与之相比。
并且钢铁铸造的船身透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感和坚固感。
钢铁铸造的大船,就是不一样!
“黄老弟,上去看看?”吴三盛提议。*k?u?x*i-n?g~y!y¨.·c\o+m^
一行人登上舷梯。
船主是个皮肤黝黑、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姓陈,早已在甲板上等候。
见到吴三盛,脸上堆满了恭敬又带着几分紧张的笑容。
“吴将军,欢迎欢迎!”陈船主点头哈腰。
这人看了黄轩几人一眼,本想说缅甸话的,结果改成了中国话。
“哈哈,陈老板,这就是想买你船的黄老板!”吴三盛热情的把黄轩介绍给陈船主。
三人站在一起相互寒暄。
老朱则自顾自的走到甲板中间环顾四周。
巨大的货舱口、粗壮的缆绳、高耸的驾驶台……
他伸手摸了摸冰冷的船舷栏杆,又用脚踩了踩坚实的甲板,只觉得这正是大明所需要的大船!
朱棣推着朱棡的轮椅跟在后面,默不作声地打量着船上的消防、救生设施,并估算着,这船能拉多少士兵。
陈船主带着黄轩跟吴三盛在后面介绍着船只的基本情况:船龄、吨位、载重、航速、发动机功率、最近的检修记录……黄轩努力听着,装着行家的模样。
陈船主一边介绍,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黄轩的脸色。
吴三盛之前跟他打过招呼,底线是3000万,他报的一千八百万,分钱不会少他的。
但不能说漏嘴,要不,会把他丢进海里喂鱼!
趁着吴三盛在一旁接电话的间隙。
陈船主赶紧凑上前,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容,压低了声音,语速极快:
“黄老板,您看这船…还行吧?五千吨,够用了?”
黄轩微微点头。
陈船主眼珠一转,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