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属于皇帝的小金库是内帑,这才是皇帝自己的钱,不归户部管,而是宫里的内务府管。
王承恩瞬间明白皇帝的心意,答应下来。
朱由检拿出地图,上面显示旁边还有一个铁矿厂,正好可以用煤炼铁。
现在炼铁还是大规模依赖木炭,而不是煤炭,因为煤炭里含有硫化物,到时炼出来铁非常脆,并且煤炭的透气性也差,在炉内容易碎裂。
除非把煤炭变成焦炭,按理说宋朝就有用焦炭炼铁的案例,不知道为什么到大明反而不怎么采用。
难道是元朝的时候,使得大宋的文明倒退了?
朱由检也想不通,反正先采煤吧,他继续翻看地图,发现挨着铁矿厂的是神机营。
这就更好办了,炼铁和采煤到时合并到一起办公,神机营的负责守卫,效率无疑会大大的增加。
朱由检想起之前还让宫里的范养民在西山种植土豆和红薯,不知道范养民种植的怎么样了。
他提出去看看范养民的农田。
朱由检背着胳膊,后面跟着护卫,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朝范养民的试验田走去。
半个钟头后,他们来到一处宽阔的农田。
王承恩知道陛下容易健忘,小声提醒道:“陛下,从咱脚下为界限,往东是宫里的地,用来种植蔬菜,往西就是成国公的地。”
朱由检蹲下翻看着土壤,前两天下过雨,土壤带着些许潮湿,混合着沙粒。
这种沙土地最适合种植土豆和红薯。
土豆的生长周期最短,一般西五个月就能收获,红薯则需要半年之久。
远处一栋孤零零的茅草屋坐落在田间的地头,几个身着宫里太监服饰的人影在忙碌着。
他们看到朱由检一行人后,立马迎接过来。
朱由检看到领头的是范养民,他满头出汗,身上官服还充斥着泥巴。
范养民没想到陛下会出宫,恭敬的给朱由检下跪请安。
朱由检笑道:“免礼吧,朕就是过来看看你,土豆和红薯栽培的怎么样了?”
提及种植果蔬,范养民来了精神,他小心翼翼从怀里拿出朱由检送给自己的书。
“陛下,这个大棚技术是什么原理?”
“哦,这个啊,大棚技术是利用温室原理,相当于把植物转移到室内,凭借温度促进它们的生长...”
说到这里,朱由检又想起塑料薄膜聚氯乙烯的应用,这又涉及到大量的工业生产,还是要解放思想啊,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建造资本市场,爆发出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