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过去一周,从南京通往京城的路上,八百里加急的骑兵越来越多。本文搜:求书帮 qsbxs.com 免费阅读
原本被崇祯帝裁撤的驿站变得相继繁忙起来。
这天上午,朱由检在王承恩的陪同下,再次来到西山的煤炭厂。
王家彦领着一帮工匠围着朱由检,而朱由检在跟一位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交谈。
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朱由检让王家彦费尽心机专门请过来的毕懋康。
毕懋康到现在都有点晕乎乎的,自己闲赋在家,过着教导家族子弟的闲散生活,谁能想到东厂番子和官差联合找上自己呢。
他的官服还是东厂番子带来的,只来得及跟家里匆匆道别就被紧急请到京城。
在驿站歇息的间隙,毕懋康通过这些官差得知是崇祯帝紧急召见自己。
毕懋康到京城后,连夜见过皇帝,被紧急任命为户部左侍郎,接替刚刚释放范世琦的职位。
后来王承恩亲自领他到西山煤炭厂,王家彦也提前把房间收拾好,一路上的待遇堪比皇帝。
毕懋康逐渐搞清楚陛下让自己来的目的,那就是研发枪械。
朱由检把燧发枪的成品递给毕懋康,询问毕懋康的评价。
毕懋康看着手中的枪械,听着工匠们讲解,内心大为震撼,若不是亲眼所见,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自己的《军器图说》还没有写完,除了身边家人,更是没有几人知道,陛下是怎么知道的?
是不是东厂或锦衣卫在时刻盯着自己?
当年他遭受魏忠贤的排挤而辞官回家,如今接替魏忠贤的是王承恩,毕懋康心里拿不定主意。
朱由检咳嗽一声:“爱卿,朕知道你心里的委屈,你放心,这次请你过来就是想让你主导燧发枪的研制和生产,将来你只需要向朕单独汇报就行,别人都不会拿你怎么样。”
毕懋康何尝不想为国尽忠啊,空有一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回到自己家乡去当私塾先生。
当年他辞官还是陛下恩准的,想不明白为什么陛下又重新启用自己。
毕懋康先是恭敬的给朱由检下跪谢恩,表示自己想亲自前往南京,率领士兵上阵奋勇杀敌。
张献忠所部沿着长江而下,一路烧杀抢掠,引得民怨载道,而毕懋康老家是皖南,距离南京城很近。
朱由检扶起毕懋康,说道:“打仗的事,朕己交给将领们去负责,你现在应该做的是兵器的研制,这才是重中之重,将来燧发枪大规模装配到军中,才是我们制胜的关键!”
怎么个个大臣都想上前线去打仗呢,你们以为熟读几本孙子兵法就能胜任吗?
未来朱由检会把军队从官员体系中划出来,文官和宦官不能插手武将的指挥作战,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毕懋康知道陛下说的有道理,他就是不甘心啊,目前陈士奇和曾英还有黄得功都赶到南京,可是大规模的军队驻扎,导致南京那边摩擦很多,各个都无法信服,缺少一个有威望,能统领各方势力的人物。
朱由检肯定不能去南京,要坐镇中枢,往返的政令传递又太慢。
比起造枪,毕懋康更想参与到朝政中间。
当他把南京那边遇到的问题告诉朱由检的时候,朱由检也皱起眉头。
也是,黄得功身为总兵,曾英也是总兵,他们是接受南京六部的领导,还是南京六部来协调这些总兵呢。
听说黄得功跟南京那边要军饷和粮草,南京那边迟迟无法兑现。
唉,说来说去,还是钱惹的麻烦。
朱由检不想支援黄得功,他这点银子要留着当最后的底牌,只能下令让南京六部抓紧时间协调军饷和粮草,那边士绅家族有钱,若是连这个钱都不想出,朱由检只能让黄得功和曾英所部撤回到京城。
将领们每到一个地方就要从当地征粮!
反正国库己经拿不出钱,一分钱都没有。
朱由检把这个烂摊子丢给内阁去处理。
高杰和左良玉那边也开始围堵李自成的大军,己经派兵过来求助军饷和粮草。
朱由检把这个任务甩给魏藻德,让魏藻德去想办法,结果魏藻德竟然开始打剿饷的主意,说把赋税再往上提五成。
朱由检气得差点把魏藻德推出去斩了。
知道为什么剿匪,越剿越多吗?
你把税收都打在老百姓的头上,老百姓本身都吃不起饭,怎么给你交税?这不是逼着农民造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