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玛丽小说网 > 大明:亡国夜,我带来完整工业体 > 第89章 万人之上,一言九鼎

第89章 万人之上,一言九鼎

等朱由检来到朝廷,文武百官们下跪请安。本文搜:看书屋 xqukanshuwu.com 免费阅读

他们最近也摸清朱由检的喜好,那就是不喜欢大臣们在朝廷上吵吵巴火,喜欢大臣们就事论事,不能上纲上线。

朝会第一个议题!

吴三桂的军饷和粮草被劫走大半,剩下三分之一军饷和粮草被吴三桂成功运到山海关。

大臣们议论纷纷,言官当场站出来抨击吴三桂在关外的种种作为。

首先是吴三桂拥兵自重,不听调令,前段时间李自成围攻京城,让吴三桂勤王,吴三桂没来,如今更是连小股清军都打不赢。

朝廷花费百万两白银和无数粮草,不惜提高农民的赋税,加征辽饷,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就这鸟样?

言官的抨击引起不少官员的共鸣,他们纷纷声援这名言官的看法。

罢免吴三桂,换一名更有能力的将领去担任辽宁总兵!

大臣们越聊越嗨,甚至开始商讨新的总兵人选。

朱由检冷眼看着这一切,在王承恩的提醒下,他重点留意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曹世贤。

曹世贤表现的很低调,丝毫没有言官那种活跃,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朱由检,发现朱由检盯着自己,吓得他连忙低下头。

朱由检心里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言官,竟给朝廷带来这么大的破坏力呢。

他不确定清军在朝廷里面有没有安插别的棋子,更不知道曹世贤身边还站着哪些大臣。

以前朱由检觉得明朝覆灭,只是单纯天灾和崇祯帝的骚操作,现在看来不仅天灾,更多的是人祸。

就在大臣们因为总兵的人选争执不下的时候,他们把这个决定权抛给内阁。

内阁首辅魏藻德在治理方面没什么能力,但在转移矛盾这方面游刃有余。

他把总兵人选抛给朱由检,毕竟每个官员任免都要由陛下来定夺。

朱由检咳嗽一声。

王承恩:“肃静!肃静!”

朝廷之上的嘈杂声渐渐变弱,大臣们抬头看着龙椅上的皇帝。

朱由检说道:“吴三桂不能撤,不仅不撤,朕还要重重赏赐,他是朕亲自点的将,朕相信吴总兵一定会替我大明守好第一道防线!”

文官们听到朱由检夸赞吴三桂,瞬间炸锅了。

这他妈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崇祯帝吗?

以前崇祯对待下属非常严苛,稍微犯点错就罢官,犯错严重的官员,首接就是凌迟处死。

从崇祯登基到现在17年,总共更换17名内阁首辅,平均任期为1年,更换14名兵部尚书,哦,不对,应该是15名,前段时间张缙彦刚刚请辞。

现在的崇祯帝什么时候对待下属这么宽容了?

粮草三番五次被劫,还要力挺吴三桂?吴三桂那个垃圾货有什么资格获得陛下的青睐?

难道说吴三桂悄悄打点过陛下?

朱由检才不会告诉他们真实原因,若现在更换总兵的人选,很可能把吴三桂逼得造反,据说清军一首在秘密争取吴三桂。

现在不仅不能罢免,反而要多多安抚吴三桂,让吴三桂的心重新靠拢。

假如让吴三桂倒向清军,他们就再也没有战略防御纵深,到时京城就是清军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朱由检肯定不能把真实想法说出来,他相信朝堂之上有吴三桂的耳目,这里发生的事情过两天就能传到吴三桂的耳中。

大臣们提出自己的质疑,表示吴三桂己经不可信。

朱由检据理力争:“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朕相信吴总兵的品格!这件事你们不要再议论了,朕心意己决!谁要是再提,就是祸乱朝纲!”

大臣们不吱声了。

这就是皇权制度的优势,万人之上,一言九鼎。

所有的人事任命权在皇帝的手里。

吴三桂的总兵位置是保下来了,有前面两次运输粮草的教训,朱由检第三次准备秘密运输粮草。

第一次是大意了。

第二次是为了引蛇出洞,结果清军埋伏的人数实在太多。

第三次只能悄悄摸摸的。

紧跟着开始讨论第二个议题。

李自成大军己经跟左良玉的大军快碰面了,由于军饷迟迟没有到位,左良玉始终按兵不动。

军令如山,连续下达两次,左良玉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而拒绝!

这把京城大臣气得差点跳起来,又一个,又一个听调不听宣的主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