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过去七天,天气逐渐转暖。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com 免费阅读
京城,文渊阁。
阁老魏藻德收到东昌府发来的奏疏,看完之后,整个人的脸色都不好了。
邱瑜和范景文注意到魏藻德的脸色,连忙询问发生什么事。
魏藻德把奏疏递给两位传阅。
这份奏疏是员外郎刘弘毅联合不少士绅家族共同起草的奏折,大致意思是陛下在东昌府实行土地变法,推行摊丁入亩的策略。
本来刘弘毅没想过给朝廷上书,他先是咨询在外做官的堂弟,堂弟身在官场,自然清楚里面的弯弯绕绕,这才让刘弘毅联名上书。
随着白莲宗余孽的铲除,东昌府也逐步打开城门,允许老百姓进出,这才得以把消息传递出来。
范景文问道:“事关重大,确定是真的吗?”
正常来说,陛下推行土地改制,肯定要跟他们阁老们商议,事先怎么一点风声也没有?
阁老们面面相觑,内心有担忧还有怀疑和不满。
邱瑜详细阅览着奏疏的内容,摊丁入亩的方案确实不错,可以极大缓解朝廷的财政负担,问题是,贸然去改制,得罪的就是全天下的士绅阶层。
他们都在朝中做官,家里的良田更是数不胜数,改制改到自己头上,这不是自断后路吗?
很快,邱瑜和范景文还有魏藻德开始派人传令,先把朝中百官集结起来,询问大家的意见。
一定要制止陛下这种不正之风,改制怎么可以动文官集团的利益呢。
一封封奏疏飞快的装进包里,被驿卒飞快的传递到全国各地。
阳光温暖的六月末旬,朱由检躺在鲁王府的后花园,欣赏着面前盛开的各种花朵。
冯媚儿端坐在朱由检身边,手里端着盘子,主动给朱由检挑拣西瓜里面的籽。
朱由检好久没吃过西瓜,能在这个年代,吃上一口甘甜的西瓜,确实是人生幸事。
尤其身边还有冯媚儿陪伴,那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最近冯媚儿更显得妩媚动情,一颦一笑间,让男人移不开视线,而朱由检也跟冯媚儿玩的品类越来越多。
王承恩恭候在旁边,帮朱由检读着朝廷发来的奏疏。
首先就是内阁大臣们得知皇帝在东昌府实行的土地改制,他们纷纷谏言,表示土地改制事关重大,希望陛下能三思而后行。
朱由检:“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坐不住了。”
土地改制的消息肯定无法瞒住内阁,只要有官员的地方,背后牵连的势力就错综复杂。
王承恩连着读了七八本奏疏,基本都是各个官员的上疏,劝朱由检不要实施变法,这会动摇大明江山的根基。
朱由检听了一会儿,说道:“这种类型的奏疏就不要读了,换一种。”
王承恩把最新的战况奏疏递给冯媚儿。
冯媚儿阅读起来,吴三桂给朱由检发来奏疏,大致意思是清军通过海上的船只,从葡萄牙在澳城的港口引进十多门红夷大炮,预计在酝酿最近的一波攻势。
清军引进火炮的事情在朱由检意料之中,他己派锦衣卫都指挥使给吴三桂拨付军饷和粮食,并写信给吴三桂,让他加固山海关的城防。
来东昌府之前,朱由检交给西山矿业毕懋康一个新任务,那就是秘密研制水泥。
水泥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己经交给毕懋康,西山那边正好有石灰岩,将石灰岩通过煅烧的方法形成石灰,掺入沙子,再加入碎石。
如果条件的好的话,里面可以植入钢筋,钢筋的难度以现在工艺来说有些复杂,朱由检让毕懋康里面植入铁丝。
这样就形成铁丝混凝土,类似于我们九十年代那种空心预制板。
就是不知他们研制的成果怎么样了。
还有平辽总督史可法率队前往皮岛,到现在都没消息传来,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朱由检生怕史可法出师未捷身先死。
冯媚儿读到渭水河畔的战斗,高杰所部被李自成彻底打散了,只剩两万余人,沿渭水往西北方向逃窜。
高杰没有回京,因为他对崇祯帝和朝廷己经彻底寒心了。
数次上奏,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任何物资支援,更怕自己打了败仗,贸然回京,被朱由检治罪。
与其把命运交给别人,还不如握在自己手里,高杰率领残兵败将准备占山为王,过以前打家劫舍的生活,等天下时局稳定,再选择出山。
左良玉所部也终于发起第一波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