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实业的股价,开始在15元上下诡异浮动,如同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起伏不定的孤舟。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静安证券营业部的大门上,陈宇都会带着他的保镖团队准时出现。
他总是习惯坐在大厅东南角的塑料椅上,面前摊着用红蓝铅笔仔细标注的《上海证券报》。
那报纸上的每一个数字、每一条信息,在他眼中都仿佛是通往财富宝藏的密码。
张华,时刻关注着老板的一举一动。他注意到,每当有穿藏蓝西装的宝安集团员工从陈宇面前经过时,老板的瞳孔就会微微收缩,仿佛在捕捉着什么重要的信息。
那细微的变化,旁人或许难以察觉,但在张华眼中,却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格外醒目。
“陈总,延中今天又跌到14块8了。”
王强,这位性格首爽的年轻人,看着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股价,急得抓耳挠腮,“咱们收的认购证......”
“去对面买包红双喜。”
陈宇突然打断他的话,平静地抽出一张百元钞,“剩下的钱买二十根光明牌盐水棒冰。”
王强虽然满脸疑惑,但还是迅速按照老板的吩咐去做。
等他挤过马路回来时,却惊讶地发现老板正和扫地的阿婆聊得热络。
原来,那阿婆的儿子在延中实业当仓库保管员。
陈宇深知,在这看似平静的股市背后,每一条不起眼的信息,都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八月中旬,台风来袭,狂风裹挟着暴雨,如猛兽般肆虐着这座城市。
静安证券营业部的屋顶,被狂风撕开了一道道口子,漏雨漏得像个筛子。
雨水顺着屋顶的缝隙,不断地滴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水洼。
然而,就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陈宇却突然拍案而起,溅起的雨水打湿了张华的笔记本。
“全仓买入!”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嘈杂的营业大厅中响起。
他手指着屏幕上延中实业突然放大的成交量,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有多少吃多少!”
赵刚拎着装满现金的密码箱,在狂风暴雨中艰难地挤进交割柜台。
此时,几个老股民正站在一旁,对着陈宇的举动指指点点,发出阵阵嘲笑:“小赤佬戆大,延中这种垃圾股......”
然而,他们的话音还未落,大屏幕突然刷新:宝安集团举牌公告在13:14分弹出。刹那间,延中股价像被点燃的火箭般首冲云霄,原本还在嘲笑的老股民们,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脸上写满了懊悔与惊讶。
三天后,当股价突破40元大关时,陈宇在VIP室签下第一张抛售单。
空调外机的轰鸣声中,他仿佛听到前世那个蜷缩在营业厅角落啃冷馒头的老股民,正在发出释然的叹息。
黄昏时分,陈宇独自来到外滩防汛墙。江风卷着黄浦江的鱼腥味扑面而来,吹散了他额前的发丝。
他静静地对着浑浊的江水,一张张清点存单。
当最后一张存单上的数字定格在“贰佰柒拾万圆整”时,对岸工地的探照灯突然亮起,那强烈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江面。
钢筋混凝土的骨架,在暮色中宛如巨龙苏醒,象征着这座城市正在蓬勃发展,也预示着陈宇在这个时代的成功崛起。
他站在这历史的长河与时代的浪潮交汇处,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路走来,有艰辛,有汗水,有挫折,但他凭借着前世的记忆和坚定的信念,终于在这风云变幻的股市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辉煌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