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7日清晨,外滩海关钟声刚敲过七下,悠长而洪亮的钟声在清冷的空气中回荡,仿佛在唤醒这座还未完全苏醒的城市。本文搜:常看书 changks.com 免费阅读
陈宇己经伫立在飞乐音响厂区的铸铁大门前,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卷过,裹挟着梧桐叶擦过他笔挺的呢子大衣。
他的目光紧紧凝视着围墙上那“中国第一股”的褪色标语,思绪不由自主地飘散开去。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宇参加野外生存活动,同行的一位资深股民在篝火旁分享了九十年代初关于几支妖股的故事。
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在陈宇心中种下了好奇的种子。
从那时起,他便对股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暗暗发誓,若有机会回到那个时代,一定要在股市中闯出一片天地。
如今,站在这里,前世参观证券交易所展览馆时,玻璃柜里那张编号000001的股票凭证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
“陈总,工会王主席在二车间等您。”
张华匆匆走来,哈着白气搓着手,在这寒冷的天气里,每一次呼吸都化作一团白雾。
他的公文包里装着盖了七个章的介绍信,这是他们进入厂区考察的重要凭证。两人穿过堆满电子元件的走廊,空气中弥漫着电子元件特有的气味。
流水线上戴白袖套的女工们纷纷好奇地张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着这己经是这个月第三批来厂里考察的“老板”了。
陈宇在老化车间突然停住脚步,目光落在台秤上锈蚀的砝码上,他缓缓伸出指尖,轻轻拂过那冰冷且布满锈迹的砝码。
“王主席,听说贵厂在研发CD播放机?”他的声音打破了车间里机器运转的嘈杂声。
“市里拨了二十万科研经费。”
王主席推了推那副瘸腿眼镜,动作间领口还沾着食堂的葱花,显得有些不修边幅,“不过日本机芯太贵......”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为研发资金的短缺和昂贵的机芯成本而发愁。
“我出五十万。”
陈宇语气坚定,毫不犹豫地踢开脚边的电容器包装盒,
“只要能在明年春节前量产。”
他弯腰捡起一片飞乐商标,前世记忆里那个在旧货市场翻找古董股票的下午突然浮现——二十年后,这片小小的塑料标牌能在拍卖行换辆宝马。
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实则是陈宇精心布局的开始,他深知飞乐音响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三日后,静安证券营业部。
这里人声鼎沸,嘈杂的人声和此起彼伏的交易声交织在一起。
陈宇在散户大厅东北角支起折叠桌,面前整整齐齐地摆着五台不同颜色的电话机,仿佛是他指挥股市战役的武器。
王强正忙着往墙上贴飞乐音响历年财报,泛黄的纸张一点点盖住了“股市有风险”的警示标语,似乎在宣告着陈宇对飞乐音响的信心。
当豫园商城的股价在万元关口剧烈震荡时,陈宇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他迅速抓起红色话机,大声喊道:
“21号账户挂单买入,现价八块二,有多少吃多少!”
他的声音在喧闹的大厅里格外响亮,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一个穿着棉猴的老股民慢悠悠地凑过来看热闹,他的袖口露出的上海牌手表停在1978年,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己经凝固,那是被股市遗忘的时间。
“小阿弟,飞乐这种老八股有什么好炒?”老股民满脸疑惑,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在他看来,飞乐音响并非热门的投资选择。
“老师傅,听说过CD机吗?”
陈宇不紧不慢地递过保温杯,枸杞在热水里沉沉浮浮,宛如他此刻平静外表下起伏的心绪,
“以后听邓丽君不用磁带啦。”
他一边说着,眼睛却始终盯着穿藏青制服的营业部经理——那人正在VIP室接电话,虽然隔着玻璃,但陈宇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他的嘴型分明在说“万国证券”。
这不经意的发现,让陈宇更加坚信自己的判断,也为这场股市博弈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11月20日,暴雨夜。
雨滴如子弹般砸落在地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陈宇在锦江饭店顶楼旋转餐厅摊开图纸,窗外的闪电如利剑般将黄浦江照得惨白,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股市风暴。
赵刚拎着湿漉漉的麻袋匆匆进来,拉链敞开处露出成捆的百元大钞,那是他们在股市运作的资金,也是这场财富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