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购置了一台汽车。
在上海买的那台桑塔纳,在进京之前,就处理了。
他让赵刚安排了可靠的专人,负责接送陈风与林雨。
“赵刚,两个孩子今年高三,要确保他们能安心的读书,这接送孩子的事可千万不能马虎,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陈宇反复叮嘱。
赵刚拍着胸脯保证:“宇哥,您放心,我一定安排得妥妥当当!”
解决完家里的事,陈宇又把精力转回了生意上。
他和赵宏坐在西合院的书房里,仔细商讨着把家乡特产卖到北京的事儿。
“赵哥,您在北京人脉广,您觉得咱们这特产要打开北京市场,第一步该怎么做?”陈宇虚心请教。
赵宏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依我看,咱们得先找几个靠谱的经销商,帮咱们铺货。然后再找机会参加一些展销会,打响知名度。”
陈宇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暗自思量着可行性。两人又聊了许久,从产品包装到销售渠道,事无巨细地规划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宇购买的第一座西合院的修缮工作稳步推进。
傅金玉山带着徒弟们每天早早开工,对每一根木料、每一块砖石都精雕细琢。陈宇只要有空,就会到施工现场,和傅金玉山交流修缮的进展。
一天,陈宇刚到工地,傅金玉山就迎了上来,手里拿着一份图纸:“小陈,你来得正好,关于新增设施的布局,我画了个草图,你看看有没有什么想法。”
陈宇接过图纸,仔细端详起来。只见图纸上,在不破坏西合院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巧妙地规划出了卫生间、厨房等现代设施的位置。
“傅师傅,您考虑得太周到了,我觉得没问题,就按您的想法来。”陈宇对傅金玉山的专业十分信任。
在关注修缮进度的同时,陈宇也没忘记时刻留意周九爷等人的动向。虽说上次将他们一网打尽,但他心里清楚,这些人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保不齐还会有什么小动作。
“王强,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关于周九爷余党的消息?”陈宇问。
王强摇摇头:“暂时没有,不过我一首在盯着,一有动静马上向您汇报。”
陈宇点点头:“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咱们不能给他们任何可乘之机。”
学校那边,陈风与林雨很快适应了新环境。
两人学习都很刻苦,老师们对他们的表现也十分满意。接送的司机每天按时接送,从未出过差错,陈宇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李明急匆匆地找到陈宇:“宇哥,我发现一个奇怪的事儿。最近总有几个陌生人在咱们西合院附近转悠,行为鬼鬼祟祟的。”
陈宇皱起眉头:“会不会是周九爷的人?”
李明说:“我也怀疑,所以一首盯着,但是还没摸清他们的底细。”
陈宇思索片刻,说:“加强西合院的安保,咱们的修缮工作也不能受影响。另外,继续调查这些人的身份,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与此同时,家乡特产的销售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找的几家经销商,对产品的价格和供货周期提出了一些苛刻的要求。
“赵哥,这些经销商的条件太苛刻了,咱们要是答应了,利润空间就被压缩得太小了。”陈宇有些发愁。
赵宏安慰道:“别着急,做生意哪有一帆风顺的。咱们再和他们谈谈,实在不行,就再找找其他的合作对象。”
在西合院修缮现场,工人们正在拆除一处旧围墙。突然,一个工人喊道:“陈老板,傅师傅,快来看看,这里好像有东西!”
陈宇和傅金玉山赶忙跑过去,只见围墙里露出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个陈旧的木盒。
陈宇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发现里面是一些泛黄的信件和一本古老的账本。
傅金玉山拿起信件,仔细看了看:“这些信件好像是关于这座西合院以前主人的一些记录,说不定对咱们了解西合院的历史有帮助。”
陈宇把信件和账本收好,想着等修缮工作告一段落,好好研究研究,说不定能发现更多关于西合院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