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不理解,但感觉这个现象有意思,在本子上记录,“加入真实描写”、“加入虚拟但内容炸裂描写”。
中午,为了实验,兰兰特意拉着青歌去食堂,大声问,“你当时是不是没有任何武器?(真实描写)”
青歌喊,“没错!”张嘴,被兰兰投喂巧克力。
兰兰:“那你是不是是挂在树上,从头而降……(虚幻描写)”
“没错!”青歌又吃到了两口手工华夫饼。
午休之后,青歌就被语文老师叫去默写单词。因为没完成放假前交代的任务,后面三节课被语文老师扣在教师办公室。
等到下午第一节课下课,隔壁鲨鱼班的学生过来询问,“你们班会飞的青歌在吗?”
兰兰跑过去,“不在,你有事吗?她的事我都知道。”在本子上等着划线。
刘欣凑过脑袋去看本子,标题:“谣言的变生方向”,两个大选择:“真实内容”,“虚拟内容”。
等到放学,中班的海豚班,小班的企鹅班,都有了新的版本。
“有个会飞的蜘蛛精打了小学生”。
“不对,没有蜘蛛精,是奥特曼。”
“会骑马!”
“会飞!”
兰兰在“虚拟内容”一栏不断画着线。
尽管大家不知全貌,但喜欢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变成自己嘴里的故事。
人人都是第一传播人。
兰兰看着上面“真实内容”只有两笔,而虚拟内容己经有23笔了。思索着遏制谣言不如添油加醋。
反正没人知道是谁。
上午的谣言还能猜到是青歌;下午,各路神仙妖魔都有可能,就是不可能是青歌。
青歌收拾好一堆零食进书包,“兰兰,走。”
厉森己经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跟在后面。
刚出去,就看到门口挤了一堆人,吵吵闹闹。
“你安得什么心?啊?你安得什么心?”打人胖学生的妈妈胖女人不断地推搡着杨秀丽。